第四百三十章 智士之羽扇,静思(第 3/4 页)
曹操吃了大亏,待反应过来,盛怒之下的曹操约束住了诸将,不让追击。
曹操深通兵略,深知若是追击,万一吴军在路上又有埋伏,损失更大。
夜晚的夜色就是天然的不利因素,被有备算无备之下,进攻的一方必然要冒极大的风险。
这是第二点,李孟羲发现的疏漏。
尚还有第三点。
李孟羲奇怪的问,“要追逃兵,为何不见骑兵追击?”
关羽道,“骑兵夜里不守夜。”
李孟羲明白了,骑兵金贵是吧。
骑兵能发挥的作用比较大,所以,尽可能的节省骑兵的体力,不让或者少让骑兵干活,这个做法没问题。
按权重来分,如果有活儿,优先给步兵干,优先给步兵中的枪兵干。
因为枪兵结阵作战,体力哪怕损耗了不少,只要能拿的动枪,排的好阵型,依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有活儿先让枪兵干,然后是刀盾兵。
之所以刀盾兵排在枪兵之后,因为刀盾兵是要凭体力战斗的,抱盾跟敌军盾兵对撞也好,抱着盾往敌军阵型中撞也好,需要体力,刀盾兵搏杀之时,也是残酷的肉搏,更需要体力。
所以,枪兵体力损耗,还不怎么影响枪兵战斗力,但刀盾兵若是没力气了,战斗力则锐减。
排刀盾兵之后,应该是弓弩手,弯弓射箭极其耗费体力。要是因为干活,把弓弩手体力耗完了,突然开战,弓弩手开不了两箭手就发软,弓弩部队就废了。
最后的大爷一般的兵种,是骑兵。
干活儿的次序,正好是跟挑选兵员时的权重反着来的。
枪兵没人权。
夜里巡营士兵全是步兵,这个做法稍微有些不妥。
就拿今夜俘虏夜逃这件事说,要是有一两队待命的骑兵,哪里有动静,直接风一般的就追过去了。
骑兵速度极快,步兵没追到人,把人跑了,若有骑兵出马,断然不致其遁逃。
再有,若是敌军派兵来夜袭,然后敌军攻我不下,败退,此时应该稍微往外追一点,敌军败退之时,正是收人头的好时机。
如果敌军是步兵来偷袭,我派步兵出去追,步兵追步兵,慢腾腾的追不上,顶多能漫无目的的乱放箭能射中几个人;若敌军是骑兵来偷袭,其败退之时,我派步兵去追,更追不上了。
而如果派骑兵,敌若步兵,步兵逃也逃不快,我两队骑兵追过去,须臾就能追上,然后一阵追杀,少说,能让敌军丢下几十上百具尸体。
敌若骑兵,骑兵逃的快,我派骑兵去追,有可能咬到敌军尾巴,射落三五骑。
故而,夜里守营,得留少许骑兵守夜。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