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雕,毒,蛇牙箭(第 3/4 页)
因而游骑商队几乎不可能买到虎皮的。
海东青之类的猛禽,就不说雕鹰这类猛禽,飞的老高了,捕捉难度有多大,就说以大汉疆域之辽阔,或许在四川等地,可能有老鹰入民户家里抓鸡吃,可能被老农一石头给砸晕过去,可能,大汉境内,从数量来说,被捕捉状态的雕鹰可能也有。
但,哪里去找?怎么知道哪个山沟沟里的老农,家里会抓到了鹰?
就说,费尽万苦,把鹰买到,可驯鹰谁会?鹰要不驯,撒手就飞没影,如何驱使其捕杀敌军信鸽。
最迟宋朝,中原有驯鹰技术。
不闻,北宋苏轼作词,【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苍为何?苍鹰耳,能捕杀信鸽之猛禽也。
苏轼,北宋闻人,可其官运不亨,权柄未有高重时。
可此权轻之人,能得到驯服之苍鹰。
换之汉末,一县丞既能寻得驯鹰。
若汉时驯鹰术如宋一般成熟,并兼之市场成熟,那么,要想要鹰,以刘备如今底座财力,其实求鹰不难。
可问题就在这里,宋时,一方大豪求驯鹰易如反掌,如今汉末,可能驯鹰术还远未成熟。
猛禽好用,然而要达到御使猛禽的条件,此中千难万难。
“得鹰之法,
一,民间求购。
二,远赴草原求购。
二,选有鹰出没之地,高处以鸡鸭诱捕苍鹰捕食,擒之。
三,鹰筑巢山巅绝壁处,人力难至。然纵是,光平无依之绝壁,人力能筑栈道千里,有此技力,若能不惜代价,修栈道,达绝壁,使人攀缘至鹰巢处,掏鹰卵雏鹰未尝不可。
再者,雏鹰若能驯服,以雏鹰再行繁育,可得十鹰百鹰千鹰,军中可成一鹰扬之军,断使敌军千城百寨,无能有一信鸽飞起。”
“驯鹰之人,要么重金寻之,要么,自摸索驯鹰之法。”
写到这里,李孟羲眉头又是一皱,“不可亲自驯鹰,可交于他人,以防被鹰啄了眼睛。危。”
“至于蛛蛇猛毒,或有必要大力搜之,或制之,敌军若有关羽一般猛将,我神箭手十人,人人箭上猛毒,只要其中箭,其三更中箭,叫其五更死,绝不教其有时间等到华佗来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