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忙碌纷纷(第 3/4 页)
就这两点,绣娘记下了。
而后,李孟羲把编篓老人和绣娘叫到一起。
“两位,我欲统招编篓匠人几十人,编入匠营,现下大军需几百个篓子用。
故而,得找人专做。”
“老伯,”李孟羲抬头看着老人,郑重交待,“篓子我也不会变。人找过来后,劳烦老伯帮忙看着,交待他们篓子该编多大,该怎么编,如何?”
老人一听,得管几十人,当下就无措要拒绝。
“老伯不忙回绝。就帮忙盯下,没啥别的事。这样,老伯你帮忙管事儿,十天与你粮五斤,月与你粮十五斤,以做酬劳,如何?”
编篓老人一听还赏粮,就立刻应下了。
李孟羲点了点头,又看向绣娘,道,“姨姨,我这边缺大袋子也得几百。
我也欲大招绣工,专缝袋子。
也就劳烦姨姨帮忙盯着看看,袋子要缝多大,如何样式,劳烦姨姨帮忙一一交待。”
“也是十天,粮五斤。缝好了袋子,一件一斤粮,另算,如何?”
答应了就是每月十五斤粮食的进项,如何不答应。
绣娘刘氏,立刻就应下了。
好了,李孟羲把事丢出去了,省的得跟编篓匠人们一个个交代篓得编多大,那得烦死了。
李孟羲又走了,乘游骑的马,呼啸离开。
李孟羲去民夫营,喊了一声收篓,来了十几个带着篓子的人。
如所见,因为没怎么交待,这些人编的篓子,大小不一,大多数是不能用的。
李孟羲那只能用的大篓子,还是特意去跟编篓老伯商量沟通了,才编出的一只合用的篓子。
李孟羲召集到会编篓的熟手三四十人,他问,愿不愿去匠营找个差事。
李孟羲信誉卓著,民夫们乐意从而效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