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游骑商队——快马轻车(第 3/4 页)
同时,也想到了,司马懿适合外交,而张飞不能去买东西,张飞脾气暴躁,容易出事。
同样,还想到了与之相关的军规应如何。
还想到,若趋至城下求购军粮,等三刻为宜,三刻无有响应,我军可去也。
最后,聪明的李孟羲便又想到,采购车队的问题。
至此,采购车队架构趋于完美。
最终版本的采购队,应是——
三个游骑,带着一个空马车,游骑带旗帜,不露刀枪,其中应该有一骑是外交人才,宠辱不惊,而且精通商务。
若半路遇到乡人,立刻停在道中,由队长下马走过去,跟人交谈,然后,先给钱,再往带路。
若是没有遇到乡人,直接撞见村落。
此时,就由一个游骑,带着马车,去到村落交涉,而余下游骑,在远处等候。
而若是,遇到城池。
“外交官”直接到城下,朝城头说明来意。
万一城头之人是个混人,被骂了,被骂了就算了,直接走,别回骂,多生事端。
而要是城头守兵说等通禀上官,那就等,如果等的超过三刻,那说明城中主官左右为难,强人所难不美,我等自去。
而若是,此城卖给我军粮食,便用马车,每辆马车,只拉半车粮。
若回程无事,马车拉着粮,只需几刻,就能追上我大军步队。
而若有事,若有一车车轮损坏,则把这辆车上的粮食分于其他的车,坏车弃于原地,而后继续上路。
完美!
一切皆好,唯独没有实行的条件,军中缺马,连板车也缺,迫不得已,只能腾出两辆板车,让两名骑兵暂时转为车夫,跟着游骑商队离队搜寻村落去。
完整形态的游骑商队,依然是每队四人,不同的是,其中三人依然是骑兵,第四人变成了车夫,战马拉着一辆空板车,板车上放着一个篓子,篓子里装了半篓钱,然后,骑兵与马车混编的游商队伍,继续旅行着自己的职责。
在游骑采买车队组建后的第二天,九月初四,在下午,两支小商队继续去寻找村落,约莫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有一支商队回来了。
骑兵们回来时,个个喜气洋洋的。
去时空荡荡的马车上,回来的时候,多了两大捆麦秸,车上还有锯子一把,车上丢着两个不大不小的瓦罐,三坛酒,一根柴刀,最重要的是,买到了一只小猪仔儿。
虽说,买东西不是给自己买的,但是花钱买东西总是会让人开心的,游骑们之所以满脸开心,就是如此。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