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一十八章 多旌旗,少刀枪,跟庞统学的(第 3/4 页)

    民妇愣了,继而大喜。

    千恩万谢的,也不知说什么话好了。

    李孟羲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买或者不买,是因为他在想麻布的物价是多少来着,一想,想不起来。

    李孟羲还记得的部分物价是,曾跟刘备聊过,搁三四年前,那时候日子过得去,粮食收成还行,那时,要是在县里当雇工,一年能赚个十来贯。那时,七十五文至八十文,就可买一只鸡。

    麻布没有抻开,李孟羲也不知这一小卷麻布有多大一块,也没办法定价,索性,以卖家两倍的价钱给。

    一旁,刘备帮着李孟羲在篓里抓了两大把散钱,数够六十文钱,付给了农妇钱,农妇喜出望外的走了。

    李孟羲接着,看向第二个衣衫褴褛穷酸模样的人,“你碗里装的是盐吧?拿来。”

    那人端着破陶碗,把碗拿了过来,李孟羲接碗一看,碗里果然是一些颗粒很大的粗盐。

    “你想卖多少?”李孟羲问。

    “二十五文。”那人伸手说了一个数。李孟羲此时有些为难了,因为他实在不清楚盐巴的物价。

    李孟羲抬头向刘备求助。

    刘备仿佛知道李孟羲心里所想,朝李孟羲点了点头。

    “再加你一文,碗一并卖我。”刘备说着,伸手把一摞二十一文钱递到了那人手中。

    买到了一小点盐,盐往哪放还是问题呢。

    来的时候,准备不足,只刘备背了个大筐子,筐里装着钱,没带别的盛东西的篓子。

    不得已,只得让骑兵帮着拿着碗。

    骑兵一手提着枪,一手平端着破碗,怎么看怎么违和。

    随后,李孟羲又买了一个老婆婆拿来的两个鸡蛋。

    “婆婆,家里有下蛋鸡吗?要不卖给我,价钱好说。”军中肉食没了,李孟羲还记着买肉。

    老婆婆说,没有下蛋鸡了,家里老大官军征去打黄巾了,下蛋鸡杀了炖了给老大捎带走了。就剩这两只蛋,放了快俩月了。

    一听,鸡蛋放了快俩月。

    李孟羲看着手中的鸡蛋,瞬间没了好心情。

    鸡蛋放俩月,不就坏了吗,坏掉的鸡蛋,还能吃吗。

    按说,变质的蛋白质煮熟倒是也能吃,只是味道嘛……

    买都买了。

    鸡蛋同样没得地方放,李孟羲还是让骑兵帮忙拿着。

    然后,前有骑兵一手拿枪,一手端着个破碗。

    现在又有另一个骑兵,一手手握缰绳,一手拿着两个鸡蛋。

    更尴尬了。

    千金市骨的道理,李孟羲和刘备都懂。

    相比李孟羲这个外来人口,刘备比李孟羲更懂物价一些。

    前边买的一些小物件,一小卷布,一点盐巴,几个鸡蛋啥的,刘备给的价钱不仅是公道,而且是丰厚。

    义军采买,不同于一般做买卖。

    如果仅是价钱公道,会增加乡民们拿东西来卖的动力,但不足以让乡民们拿更多的东西来卖。

    非常之时,就不应计较一点钱的问题。

    价格公道,乡民在犹豫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来卖的可能是七成。

    而再多加的那么七八文,价钱丰厚,乡民们见有厚利可图,军中所急缺的一应物资,全都能买的到了。

    买东西,而且是不怎么讲价用一堆钱暴发户一样的买东西,对李孟羲来说,这不是第一次了。

    金钱开路,世间无难事。

    乡人们把东西络绎不绝的拿来。

    虽说要紧的麦芽糖肉食没有,但别的物资也都能用上。

    比如柴刀,镰刀。

    民夫营分不到人均一把铁器,一把柴刀分下去,扎营外出采集时,能多砍多少柴。

    刘备是背着半篓子钱过来的,买东西都不带跟人讲价,不管买啥,钱都往多了给,很快,众人就不得不停下这次采买。

    不是钱不够了,而是来的人少,再买拿不完了。

    迫不得已,跟这萍水相逢的冀州乡民别过。

    回程,刘备等五骑,有人肩膀上扛着一捆生麻,有人怀里抱着个酒坛子,还有人手里提溜着一卷牛皮。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北齐怪谈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折尽春风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沉溺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世子妃 风声 谍影:命令与征服 秘密部队之龙焱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重生之民国元帅 红楼琏二爷 我家娘子,不对劲 斗罗之墨竹剑 大清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