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我们义军,不打新兵(上)(第 3/4 页)
“军师啊……就是站在将军身边,那个半大孩子。”
伍长随口回答。
新兵愣了,他怀疑自己听错了。
“就那么高一点,那个小娃?”新兵极不礼貌的用手比了枕头那么宽一点的距离,意思说就那么高一点的孩子,竟然是军师。
伍长瞪了新兵一眼,“怎地?”
“没怎地……”话唠看出伍长不耐烦了,不再问了。
义军的军师,是个小孩儿,真是奇事。
李孟羲把弟弟送回睡觉,他把弟弟哄睡了,给弟弟掖好被子,他自己并没有睡,坐在车边,借着车把上插着的火把,在刻竹简。
今日,所得依然颇多,可堪一记之处,比比皆是。
回想白天,白天经历的最重要的事,自然是攻山之战,这是李孟羲所亲身经历的第二战,回顾作战始终,李孟羲眉头微微皱起。
李孟羲想到,真正开战之前,关羽带着自己去山脚下观察地势,到后边,想让民夫营虚张声势之时,因为民夫不熟队列,队列间协调变换不能配合,因此只能根据山道最窄处能并排容纳的队列,来选择多少队列同排。
此时,却忘记了山道多宽了,还是关羽提醒,才知道山道多宽。
想到这里,李孟羲提笔写下。
“临战,当观地势军情。
地势观山势高矮,地势起伏,详记山道宽窄,如此,排兵布阵方能合于地利。”
这是第一点,观察地势,可不是随意看一眼就行了,得看看山高低起伏咋样,看山道险阻如何,宽窄几何,能容纳多少兵力通过。等等。
又想到,因为兵力不太够,想到了虚张声势攻心之法,李孟羲便接着写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