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集众匠之智(第 3/4 页)
听木匠说完,李孟羲眼睛亮了。
自己怎么没想起来了!营里的确有很多车的,完全可以用已有车的车轮卸下来做攻城椎。甚至,攻城锥咋做的李孟羲不太清楚,但他想到了,把架子车改成攻城椎不也行?!
“赏!(赏!)”李孟羲和刘备竟然又默契无比,异口同声的大声说到。
心有灵犀,也太有灵犀了。
隔了数步远,刘备和李孟羲忍不住都笑了。
“我去辎重队找车去。”李孟羲跟刘备打了声招呼,说着就要走。
“孟羲且慢!”刘备叫住了他,“我去,你在这儿呆着。”
刘备是自认为,李孟羲在这儿更有价值。
说着,刘备替李孟羲去了辎重队。
不一会儿,远处的火光由远及近,刘备和一个乡勇,各推着一副车轱辘来了。
好了,车轮有了,用火烤木头杀水准备做车轮的木匠车轮也不做了,直接接过轱辘准备做其他部件了。
这时,又一个木匠跑到刘玄德身前,“关将军跟俺们说,攻城椎就是车板下,吊着个木桩的式样。俺看板车也是现成的,拿来改改更快。”
刘备一想,确实如此。
“赏!”刘备大声说到。
其他木匠听到,干劲更足。
于是随着夜渐渐深,这些第一次做攻城器械的生手们,点子一个一个想出来,攻城器械虽说按木匠们的能力,只能做两种,一种是攻城椎,一种是云梯,然而,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两类简陋无比的攻城器械,被改进了好多。虽说改进之后,依然很简陋。
当刘备喊出不知是第几“赏!”的时候,站在刘备身边的李孟羲突然笑了,笑问,“玄德公,你连连喊赏,但你还记得得赏的人是谁不?人太多,反正我要记不住了。”
李孟羲突然就发现了问题。
刘备一拍脑袋,“呀!”他呀了一声。
他也记不得谁是谁了。
想到这,刘备皱眉一想,突然抬手抓起衣袍前摆,用力一撕,嚓的一声,从衣服上撕下了一大块布。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