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豪强入瓮,功半刘备(第 3/4 页)
奇怪的地方的确有。
就比如,关羽去问县丞,去找县丞说,看粮薄掉哪里了找一下。
然后,关羽很快就端着一托盘回来了。
似乎一去县丞就把少的粮薄准备好了。
李孟羲不能洞察的真相是,当竹片拿完了,而等着分粮的百姓还剩二三十人之时,李孟羲心思单纯,直接想得就是,粮薄没有了,粮就是分完了,有多少粮薄,就是多少交粮的人,一一对应的。
所以当剩下的百姓诉说自己家的粮还没领,李孟羲便朝人性恶的那一方面想,上一世见多了好占便宜的老头老太太,李孟羲便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剩下的这一撮百姓,是想混水摸鱼占便宜的。
而与此同时,刘备不动声色,先是扫了一眼剩下众人,努力寻思,今日分粮之时,见无见过这几人有到前边来。
这打眼一扫,刘备就瞅见里边有一较为相熟之人,别人看着眼生,没啥印相,来领粮或是没有,一时半会儿记不起来。
而这个相熟的人,刘备一看见,便确定,今日此人的确未前来领粮。
由此推之,这剩下的一撮百姓,真个粮食还没领呢。
而粮薄,却完了。
刘备皱眉,对此,有了猜测。
可能是县丞做的手脚。
刘备有了猜测之后,是怎么做的。
刘备没有兴师问罪,没有领着兵直接气势汹汹的去找县丞,逼着县丞把藏着的粮薄交出来。
而是,派关羽,明说,说粮薄缺了一些,很明确的说,是不经意【掉】哪里了,有劳县丞,帮忙【找】一下。
此处,是说掉了,是说让帮忙找一下。
这便给了县丞一个台阶,还照拂到了县丞的面子。
此中人情世故,和刘备手段之圆滑,非是于人情世故稚嫩无比的李孟羲所能看破。
粮薄的确是县丞故意使坏做的手脚,故意藏了一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