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公道自在斗量中(下)(第 3/4 页)
李鼓着急的头上急出了汗,焦急的不行。
“你是李鼓?”
有人看到要往前挤的李鼓。
“是……是俺!”李鼓应到。
“是你你不吱一声?”旁人指责。
李鼓腼腆一笑。
绝大多数的的老农就这样,腼腆木讷,怕事,高声应一下都不敢,胆小如鹌鹑,倒不是说这人缺心眼。
旁边的人给李鼓让了位置,李鼓这才慌里慌张的挤到前边去了。
终于到了前边,挤出来的时候,太挤了,李鼓出来的时候,鞋挤掉一个。
汉代贫民百姓穿的鞋很不好的,草鞋草绊,好一点的是麻绊,草鞋能有多合脚,松的不行,走路都会踢掉。
李鼓抽脚出来,鞋不见一只,想回头找鞋,又不犹豫想领了粮再找。
就领粮这么小一个场面,愣是把这个老农紧张的手足无措的。
“老叔,恁是城左家主李鼓?”刘备和煦的笑着,问拘谨的走来的老人。
“俺……俺是。”老人憨厚的笑着,手攥着麻袋,不敢过于上前。
“粮二十四斗,左右,称粮!”
刘备说到。
早就候着的一名机灵乡勇,朝老人招手,“老叔,麻袋拿来!”
然后,拿过李鼓的破麻袋,有两个乡勇撑空袋,一个拿斗,一个乡勇抱着粮袋,就口往斗里倒粮。
一斗粮满,乡勇抱着斗就准备往空袋里倒。
刘备侧目,看着这一切。
“慢!澄(deng)澄斗,满斗!”刘备吩咐。
得了刘备吩咐,管斗的那名乡勇,斗放在地上,抱着左右晃荡两下,李孟羲好奇探头观望,见斗这么震晃两下,里边的粮,下去一褶。
李孟羲恍然,原来粮食放斗里,晃两下,更瓷实,能装更多的粮,原来如此。
突然就想起了,斗这玩意儿,作为常用于计量粮食的工具,在古代,围绕斗,有很多故事。
比如,某电视剧就有,百姓交粮,满斗的粮,税官对着斗踹了两脚,然后说不满。
撒出来的粮,自然贪官们贪了。百姓不敢与官争,只得把粮补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