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觅得一人才(第 3/4 页)
“以军法束之。
军中,十人一灶,民夫再分饭,亦可或十人,或数十人为一灶。
而后,分饭之时,前后相继,不使有人复盛,亦不使有人遗漏。”关羽说完,看向李孟羲,“羲儿所说,可是此意?”
“嗯!”李孟羲点了点头,“还可令民夫按男女,老弱,童稚等各类细分。
不然,若是民夫并一孩童一起打饭,此时,该是按一人之量,还是应分两人之量?
若只分一人,民夫饱食,则孩童饥饿;孩童饱食,则民夫不饱。
若两人分食一碗,两人皆不饱。
而若是,孩童等同大人,孩童量不比大人而打一人之量,余人见之,必说不公。
此谓,不患寡,患不均也。
于是矛盾顿生。
故,若要法度严谨,妇孺老幼,该分饭多少,应有法度可依,如此,公道人心皆在。”
李孟羲话说完,刘关张侧目来看。
关羽赞许的点头赞到,“羲儿此言,与军法暗合。”
李孟羲倒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如何与军法暗合了也是想不通。
说话间,李孟羲就无聊的在亭子下看民夫们忙碌,看着看着,又见一熟人。
此人实在太突出了,不仅身高比旁人高出一头,而且此人发型太过特殊,古人是束发,这人却是一头寸短短发,当日初见,李孟羲见到如此时髦的发型,吓了一跳,还以为遇到了哪个穿越者前辈了呢。
可后来一想,又多了一些了解,明白过来,这人头发倒不是留了什么发型,而是受刑了。
古代,儒家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弃的道德操守。
所以,诸如把犯人头发剃光的刑罚,很羞辱人格。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