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无有公道(第 2/4 页)
按之前所议,巨鹿耕田有两千万亩,依屯田人力十三万算,人均控土为一百五十三亩。
而生产工具的调配,锄头没得说,得人手一柄,曲辕犁具的调配标准是,按曲辕犁的耕作速度,极开春可作业的时间长度统一计算。
曲辕犁在牛力或是人拉之时,一日可耕地两亩。
待开春土地解冻之后,到大地回暖可播种之时,时间顶多是有半月,也就是,十五天。
由此,一具曲辕犁纵连日忙碌不歇,一个耕作季,不过能耕十五天,能犁三十亩地而已。
而巨鹿郡之中,土地半有庄稼,大半荒芜,假设有半数土地需耕种,那便是千万亩荒地。
一千万亩荒地,除耕犁的极限三十亩,需三十三万耕犁。
而军中有犁首不过才八千具,做好的曲辕犁,才不到千架。
这第一步,耕犁,缺口巨大,大的根本没办法解决。
之后,再是锄头,军中锄头稍有储备,再加上匠营赶制的一些,数量不少,但仍有数万缺口。
工具的缺乏还在其次,粮食配给方面,若考虑到补给难度和管理方便,出去屯田的队伍最好是一人发足一月份的粮食,人聚在一起发粮还好发,要是人都散出去屯田了,这里一队,那里一队,要发完一轮粮,粮车得奔走全境,得忙碌数日不定能完工。
所以,一月发一次,一次发一个月的亮,可减省分工作量。
而两月发一次,能更减省工作量,却为何不两月一发?这是因为,一是,军中存粮不足,发一个月的粮已经很勉强,没有那么多粮食,第二是,粮食要是太多了,运输就极不便利,这又是麻烦。
李孟羲认为,屯田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便恰是屯田开始之后。
若是在军中,军中有严格军纪,有士卒频繁巡逻着,在纪律约束之下,作奸犯科之事被死死压灭了。
但是,一旦屯田开始,人员四散,就难以再有约束。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