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造纸成功,重大突破(第 2/4 页)
人们尤其是妇孺营的人,对李孟羲友好无比。
李孟羲在匠人营地等了一会儿,关羽抱着高压锅回来了。
看来水很冷,关羽手冻的通红。
待开始准备工作,李孟羲先把干净的草木灰撒了许多撒到高压锅里,此时涉及到一个问题,好像是碱性溶液的浓度越高,碱性就越强,同时,氢氧化钾的溶解度跟温度成正比,也就是,温度越高,能有更多的草木灰溶于水中。
李孟羲片刻间想完了这些之后,他又拿了一把草木灰撒入了锅中,略想了一下,李孟羲决定直接加热,加热过程中再添加草木灰。
既然高温可以溶解更多的草木灰,煮纸浆的恰好也是高温环境,且待高压锅密封之后,锅里的气压很大,同时造成了锅里的水沸点高,水沸点高了,水温就更高,也就,能溶解更多的氢氧化钾。
整个反应过程中,整体是正向的,高温利于提高氢氧化钾浓度,氢氧化钾浓度提高,又使溶液碱性更强,碱性强了,若能反应,反应就能更快速更明显。
架起了锅,开始添柴烧水。
李孟羲往锅里丢了许多草木灰,因不知草木灰溶液的溶解度到底是多少,只能尽可能多的投放,以尽可能到达饱和,达到最强碱性。
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李孟羲一边拿着棍子在水里搅,一边时不时将草木灰往锅里撒。
这个过程持续了一段时间,当李孟羲看到锅里已经黑乎乎了,怕继续撒,都要成稠的了,他这才停下了草木灰的投放。
一边,关羽领着人,已经把生麻剁碎了。
生麻投入滚烫的草木灰溶液,再盖上锅盖,一旁待命的铁匠们,把早已冶炼好的融铁夹了过来,然后封铁,锤打。
封铁完毕,检查完气密性之后,开始又一轮漫长的加热。
李孟羲从造纸匠人们那里得到的经验,造纸匠人们说,纸浆得熬好几天才能成浆,匠人们没有用高压锅,自然得时间长,用了高压锅,可以极大缩短时间,但恐怕也得很长时间。
李孟羲生怕煮的时候不够,他就一直等下去。
煮了整个下午,为避免再次炸锅,烧一阵就停一小会儿,再继续烧,就这样停停续续,到了将晚之时。
觉得差不多了,李孟羲下令停火。
当李孟羲就要立刻下令开锅的时候,“停!等等再开!”李孟羲又突然急切下令制止了匠人们的动作。
一干匠人不解的回头来看。
李孟羲方才勐地想起,高压锅不能立刻开锅的,得冷却下来才行,贸然开锅,蒸汽勐地喷涌出来,会把人烫伤的。
忍着强制开锅的冲动等了好久,待锅从外边摸着凉下来了,李孟羲不着痕迹往后退了退,然后下令开锅。
铁匠们拿着锤子和小凿子过去了,然后叮叮当当的锤凿起来。
很快,只听嗤——的一声急响,刚在铁封上凿开一个小口,高压的蒸汽便立刻冲了出来,匠人们吓了一跳,赶紧躲闪。
“停停,气放完了再干。”李孟羲远远的指挥着。
接着,在一众人围观中,就听见高压锅嗤嗤的乱冒蒸汽,白汽蒸腾,良久之后,蒸汽声才小了下来,可想而知,锅内的气压能有多大。
排完气后铁匠们再去砸铁封,安全多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