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断水(第 2/4 页)
晚饭极简单的就对付过去了。
啃完了饼子,喝了一碗热水,食饱水足之后,李孟羲叫过游骑的商队的队长,交代到,“夜里天冷,你们辛苦多运几趟水,多烧热水,给众人御寒。”
游骑商队的队长应下了。
顿了一下,李孟羲又问,“柴够不够?”
游骑商队的队长答,“够了,好几车呢。”
李孟羲点了点头。
现在想来,游骑商队本来是为了采买东西增补后勤而设立的,没想到游骑商队用到快速后勤补给队之后,分外好用。
这次快速补给队,车马不过三十多而已,每辆车带着许多空陶瓮,还有吊陶瓮的木棍,还有许多木碗,木盆,还有引火的麦秸生火的柴好几车,有了快速补给队,这些半载的马车来往迅速,又准备充足,不需任何协助,补给队直接就可以生火烧水,烧完了水,还有木碗方便士卒喝水,有木盆方便骑兵去喂战马饮水。
若无快速补给队,则军中士卒得有许多人背着陶瓮,背着柴,到扎营,还得徒步去远处挑水,人力的运载力,几十个人比不过一辆半载的马车。
有了水,到分水的时候,好多人没带餐具,喝水都不方便。
区区三十来辆马车,让补给变得简单十倍不止。
李孟羲从中看到后勤由专人负责所带来的极高效率。
军中现在没有专门的后勤补给队,军中现在扎营时取水做饭,是由斥候找到了水源地之后,领着各什的伙夫去远处取水。
一什出一个伙夫,军中得出十分之一的兵力。
而要是军中后勤由专门的后勤队来负责,拿取水这一件事来说,让伙夫自去取水,单人徒步数里,取回水一瓮,耗时两刻。
若由专门的取水队去取水,一辆马车,半载拉水可三百斤,满载可六百斤。
马车半载三百斤水,少说等于十五个伙夫的运水量。
且马车速度远快于人,人取水走一来回,马车可三来回。
既,一辆专门取水的马车,等于伙夫四十五人。
十万大军,水车百五十之数,足供全军用水。
李孟羲关于后勤的了解,感悟更多了。
喝着热腾腾的开水,一想着官军没水喝,李孟羲就开心。
发现快速补给队实在是好用,李孟羲觉得这个快速补给队,可以作为正常的后勤方式的补充。
正常的补给方式乃是,人背着运,牛车马车满载着粮草淄重去向目标处运。人背着运的方式,要求低,适用性强,任何时候任何地形都可以人背着去补给;而牛马车辆满载着粮草去补给,优点则是运量大。
快速补给队的优点则是补给快速,速度是其最大优势。
快速补给队速度用于急救某处之时,比如某城已经断粮很久,此时当用马车半载粮草,以最快的速度运粮,只要有粮到,便能解危急。
若是用牛车满载,运的粮是够多,但是速度太慢,不等粮到,满城人全都饿死了。
军中得常备空马车才是,李孟羲觉得。
必须得常备,且必须是马车。
因有遇紧急之时,临时去腾车,临时去找拉车的马,太耽误事了。
必须得有马车备着,马车平日可以装满东西充分利用运力,但装的东西不能是木头,木头腾挪不便,也不能是粮食,粮食腾挪也不便。
马车能且只能拉运容易腾卸的东西,比如几捆麦秸,比如几捆衣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