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时间之急迫(第 2/4 页)
刘备思索片刻,道,“可把鞋脱了,赤脚走路。”
李孟羲恍然,这是个极好的方法。
赤脚声音能小很多。
于是,全军下令,令所有人,脱下鞋子,不管是把鞋子系着挂脖子里,还是夹腋下,还是塞衣服里,总之,不能穿着。
命令下达片刻之后,李孟羲令军法官下去审查,遇到没脱鞋的人,立刻把人拉出来,一顿鞭子就抽了过去。
鞭子啪啪抽,杀鸡儆猴的效果极好,那些嫌地凉不脱鞋的人,立刻就把鞋脱了。
李孟羲又令新兵队五十队出列,也就是,一下出来五十队,一千五百多人。
人一道排开,从校场,能排出寨门,排到外面去。
绳索用了七十多根,把人员和车架从前到后一字拉好,李孟羲发现,单人队列,实在太长了,长的过分。
无奈只得再改。
改成双人队列,以板车为核心,板车后边,车尾左右拴着两根绳,这就使行军队列短了一半。
待人重新拉好,发给众人咬在嘴里的木棍还未发完,关羽便回来了。
等了片刻,算是把第三波人安排好了。
关羽回来的路上,关羽也把帐算明白了,一波要是只三两百人,忙到天亮,也无法完成合围。
本来要回来跟军师商量下,把人数加多,没想到,军师先一步安排妥当了。
关羽本还想再商议下细节,看到众士卒都是持着脚,关羽便不打算再多问了。
必是大哥与军师有稳妥安排。
这第三批,多达一千五百多人,车架百辆,人数一下多了很多。
人太多,关羽也怕弄出动静,严厉交代道,“嘴里的棍咬紧了,莫要多说一句话,胆敢有违!军法从事!”
目光扫了长长的队伍一眼,“走!”关羽牵绳带头出发。
人数多了太多,关羽深知,此次得走的更慢,前边稍微快一点,最后边的人就跟不上了。
用长绳连接的长长的队伍,只完全走出营寨,就花了不少时间。
关羽前脚走,李孟羲立刻又令五十队新兵队出列,马上开始统筹下一波人手,排列队伍。
车辆,绳索,发给每人的口嚼子,一个不能少。
旁边,给李孟羲帮忙的超过几百人,木匠们在不停的制作口嚼子,虽只是一截小木棍而已,但是数量缺口太大,不赶紧作,后边就没得用了。
还有战兵们,战兵在负责腾车辆和送车辆,运送车辆的队伍往来不绝。
还有军法官和刘备的亲兵们,则负责拉队列,还有拉绳索,关键的还有负责检查绳索有没有绑紧,车上的枪有没有绑紧,口嚼子是不是每人嘴里都咬着,还有检查是否每人,脚上都是赤脚。
要是碰见有人摘了口嚼子,乱说话,愤怒的军法官立刻就把人脱出来,鞭子狠抽一顿。
实在是今晚行动,对纪律要求太高,几万人,但有一个人咋呼一声,就可能使行动失败,得几万人,一点声音不能有,此是惊天难度。
李孟羲这边,在拉后续队伍,关羽领着一千五百多人,慢腾腾到了地方,到了与车阵续接之处。
因为不能有光,不能说话,不能大肆走动,关羽不得不亲自指挥着,让一队一队,一辆一辆车的调动。
意识到,单就把过来的一千五百多兵力安排妥当,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成的。
关羽于是,去叫来副将,令副将悄摸声的,把人续着车阵给一点一点安排好,“且记,不怕慢,就怕大声,慢慢来,莫有大动静。”
把兵力安排之事交给副将,关羽跨上战马,朝正叫阵的张飞去了。
张飞堵在官军北寨门外,喊的都累了。
关羽来,叫过张飞,与张飞耳语了一番,听完,张飞极诧异的勐地回头朝后看去。
咦?!身后漆黑一片,哪有大队人马调动?
这无声无息,做了好大事!
张飞粗犷的脸上,阴险的嘿嘿一笑,“就交给俺老张!”
然后,张飞劲头十足的朝众骑呼喝,“走!再扰他一阵!莫让皇甫老儿睡的安稳!”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