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主路黄巾战事(第 2/4 页)
豆子是放在军医那里,唯有军医处,盆子多,干净的水多。
李孟羲哥俩到时,军医田卜正弯腰扒拉着看水里的豆子。
“泡好了吗?”李孟羲踮脚看。
“好了。”田卜笑着把一颗肥涨的豆子递给李孟羲。
“哇,泡这么大。”李孟羲赞叹一句。
泡豆子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事,但如今,是在行军途中泡豆子,非比寻常。
“俺也想看吗,哥哥让俺看。”弟弟努力的踮脚,想看豆子。
李孟羲把豆子给弟弟。
弟弟拿过豆子,惊奇极了,“哇!哥哥,这豆豆这么大了。”
如所见,豆子泡的非常大,一捏就碎,完全可以磨豆浆了。
对了,磨呢?
刘备那里呢。
李孟羲于是就去找刘备。
找刘备时,还是抬头望旗,瞅见刘备帅旗高处飘着,直接找到人。
军中每天都有新改进,于刘关张李孟羲这个小团伙,说的是日挑一错,纵军中有千般疏漏,日日改进,早晚必成精兵。
刘备是在木匠营,李孟羲到时,刘备正摆弄一根木杆。
瞅见李孟羲来,刘备把手中木杆给李孟羲看,“看,羲儿,你说的指向硬旗,做好了。”
李孟羲一看,笑了。
昨晚,说的是做箭头一样的指向旗帜,说箭头,好嘛,刘备竟就真的拿箭做指向旗了。
李孟羲一看就觉得不好。
为何直接用箭不好?
因为箭支的形状,整个就一条线,起伏不大,离近了还好,能分清箭头在哪,箭羽在哪,稍微离远一点,绝对瞅不清。
李孟羲说的箭头,是后世那种,经过艺术夸张和放大的箭头,<——这样的。
这样的箭头,形状起伏非常大,这样才能在远处也看的分明。
至于刘备把箭支往木棍上绑的行为,李孟羲不做评价,他俯身,拔出腰间刀,在地上画了一个标准的箭头<——,“做个这样的。”
只说做这样的,为何这么做,李孟羲没解释。
刘备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这个好。”
李孟羲来,不是为了指向旗的事来的。
“玄德公,磨盘呢?”李孟羲瞪大着眼睛问。
——
刘备歪着头肩上扛着磨盘,这厮力气真是不小,扛着磨盘步履稳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