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汉代的音标法,【直音】与【切音】(第 2/4 页)
把牛皮做成皮甲,需要什么工序李孟羲也不知道。
还是得找专业的技术人士。
把要做皮甲的事写下,李孟羲卷起麻布卷,翻腾出漆面大盾,开始教弟弟写字。
掰着指头算算,小砖会写的字,有一二三四,手,口,日,曰,木,九个字了。
李孟羲带着弟弟温习这些学习过的文字。
“来,小砖,读两遍,shi ou shou~读。”
小砖奇怪的看着哥哥,“哥哥你说什么,是偶嘛,什么吗?”
“shi ou 就是……”突然,李孟羲停住了,他猛然瞪大了眼睛想起,沃日,想起来了,语文除了有教字形,还有教读音的,若是只教字形,教出来的学生,能写不能读,哑巴一样。
固然,也可以把所有字,都单音读出来教小朋友们,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没有象形法讲明文字字体演化缘由,小朋友们学习速度就会很慢;同理,如果不讲清楚音韵,小朋友们学习速度还是会很慢。
音韵和音节,李孟羲有学过全套,可他学的是,a,o,e,y,w,u……
固然,后世的音韵学比汉代的更丰富和更完整,但是能用aoe这一套来教吗?不能。
这拉丁化的音标只要一拿出来用,千百年后,考古发现汉代用了拉丁化的音标,那还得了,洋奴不不得说汉文化是从欧洲穿过来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不能用拉丁音标。
汉代的音标是怎样的,李孟羲一头懵,音标又如此重要,这得找人问问。
李孟羲推开窗户,叫过跟在车旁的传令兵王林王礼伯侄两个,要王林载自己去找刘玄德。
前军,刘备在前领着行军队伍前进,后方马蹄声来,刘备以为是游骑过来了,回头看,却看到了李孟羲。
诧异了下,刘备勒住缰绳,等李孟羲过来。
然后,就放缓马速,刘备和李孟羲边走边在马上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