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千字文》始编(第 2/4 页)
揉了揉酸痛的脖子, 转头一看,车厢里, 弟弟呼呼大睡。
李孟羲笑了笑。
然后, 他开始到底编出了多少字, 从头到尾数完,数得有文字,两百四十五个。
两三百字不多,很多字还没往上写。
该给这部教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李孟羲摸着下巴想到。
常用汉字好几千还是有的,那不如就叫《千字文》吧。
想到这里,李孟羲提笔就在麻布卷上写下了【千字文】几个大字。
就这样,义军重要的一部教材,甚至是大汉最好的一部文字教材,就这样诞生了。
千字文上已写下的两百四十五个字,大致是刻意按字体从简到易,从单字到有偏旁部首的字,按这样的顺序排列的。
这就基本符合了学习的梯度规律。
教材问题勉强解决了一点。
有了文字表,还不够的。
象形法教学实践证明是极其有用的,教小砖学字,小砖半天学不会一个。
但是当给小砖讲了字体为什么那样写之后,小砖记忆飞快。
象形法一法,能让文字学习效率,提高数倍。
等于,能让天下多好几倍的读书人。
象形法很好用,可难的就是象形法。
能弄懂每一个文字的源流与演化过程,汉文字学的教授不一定能有此水平。
汉字的一二三,李孟羲弄懂了,并且讲的清楚。
教学效果也好,不一会儿就教会了小朋友们这三个字。
但是到了【四】这个字,李孟羲无论如何,想不通这个字,是怎么象形来的,给小朋友们也讲不明白,小朋友们一遍一遍问,这多尴尬。
到底,四是如何演化来的?李孟羲躺在车中,看着车顶发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