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蜈蚣挂山梯(第 2/4 页)
说完,又道,“若弩弓力道不足,亦可用床弩,以床弩之力,弩枪可射百丈之远,百丈险崖亦可过。”
李孟羲的奇思妙想,让刘备和关羽大开眼界。
李孟羲已经把弓弩或床弩用来搭设吊桥的用法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不用多加思考,刘备和关羽二人就很清楚,此法绝对可行。
暂不说刘备关羽二人深受启发了,李孟羲也迫不及待的想把这耗费了诸多脑细胞才想到的好主意给赶紧记下来,万一明日忘了,等于白想了。
“说到吊桥,某倒觉得,吊桥若是竖着用, 也很好用。”李孟羲皱眉说道。
吊桥还能竖着,刘备关羽不解其意, 不约而同的迟疑声问, “如何好用?”
李孟羲组织下了语言,抬头看了关羽刘备两人一眼, 问,“若要从山崖高处往下爬,该如何爬?”
“选一灵巧之士,抓藤攀石,小心下爬。”刘备答到。
一旁,关羽捻须沉吟,“可使人以长绳缚其腰,然后,攀绳向下。”
刘备说徒手从山崖爬下;关羽则说,山涯上的人拉住绳子,系住爬山士兵的腰部,然后,士兵就抓着绳子,有了借力处之后,缓缓下爬。
关羽的方法更好,然而李孟羲有更好的方法。
“由上爬下,我有一物——蜈蚣挂山梯。”李孟羲一字一顿的说道。
蜈蚣挂山梯,听名字就很厉害,关羽一双丹凤目微睁,问,“何为蜈蚣挂山梯?”
“所谓蜈蚣挂山梯,即,梯阶逾数百阶之悬梯尔,因悬梯细长如蜈蚣,故曰,蜈蚣挂山梯。”
说着,李孟羲抽出腰间短刀,就地在地上随意画了一副悬梯。
画完一看,地上画的,悬梯和普通的梯子也没区别的啊,于是李孟羲转头一想,就在梯子上方,画了一个对照物。
对照物就是几笔山崖。
这寥寥几笔山崖画完,整幅图,一看就是从悬崖上挂着的一副长梯的样子。
“且看,这便是蜈蚣挂山梯。从山崖上往下爬,徒手不借外物,极其危险,而纵然借助绳索攀缘,全身可着力之处,只双手而已,依然不便。
而若有此挂山梯,梯长数百阶,高崖垂至谷底,士卒沿梯攀缘,双手可握梯阶,双足亦蹬梯阶,于是,双手双足全有可借力之处,稳当便利许多。”
李孟羲缓缓讲到。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