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民夫生存状况(第 2/4 页)
七八岁的一个小娃娃,吃饭倒罢了,更是难以照顾好自己,万一再生个病什么的,命运堪忧。
民夫营放羊管理的方式,对大人没问题,对小孩子来讲,断然不行。
李孟羲眉头紧皱。疏忽了。
还弄明白为什么民夫会想逃,李孟羲便又发现了新的更要紧的问题。
把拖延数里的民夫营视察完,李孟羲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这样不行,行军速度都被拖延慢了。
义军的畜力车顶多只有四百辆,这些车子拉粮食都不够,在文安县又缴获了不少粮草,就更没有车了,很多缴获到的物资都靠人背了,分不出一辆车来拉妇孺。
车再少,李孟羲也下了决断,再缺车,也必须腾出二十辆车来拉小孩子们。
至于粮食怎么办,想办法,让每个民夫半袋子粮,至于民夫偷吃,没办法了;让每个乡勇也背粮食,就当全甲负重,早日为适应重步人甲做准备好了。
“小哥,咱去前边,找刘玄德。”
李孟羲拍拍骑兵的后背说到。
骑兵便稍微加速马匹向前追去。
不一会儿,李孟羲就追到了在前边领着大约二三百人战兵在前带路前驱的刘玄德。
刘备见到李孟羲乘马过来,显得很惊讶。
因为往常,白日行军之时,李孟羲就呆在车里,不会出来的。
“玄德公,能否给我二十辆空车?”
李孟羲一见刘备,便开口要东西,二十辆车和其匹配的骡马,不是一笔小数目。
数目太大,刘备迟疑。
军中车辆运力已满,刘备一时未立刻答应李孟羲,只问李孟羲干嘛需要这么多车马。
“全军之中,妇孺行军最慢。将妇孺单编一营,乘坐板车,大军行军速度能再快许多。”
“且我看多军中有遗孤,若无人照料,恐怕这些遗孤难活,故要统一看抚。”
李孟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备稍思索,“车马与你。”
大手一挥,刘备就拨给了李孟羲二十辆车。
李孟羲忙道谢。
——
刘备令下,后军辎重队停了下来,辎重队的乡勇们开始腾车,每一辆粮车上,都用草绳扎着摞的高高的麻袋。草绳被解开,跳在车上的乡勇两个人抬着一包麻袋往下扔,地上站着人在接。
粮食一包一包的往下撂,不一会儿,粮车便清空了。
幸好空麻袋很多,乡勇们把一大麻袋粮分成三包,每人背个三十斤,背着不至于那么累。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