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步之谋(第 2/4 页)

    城门被撞破后,是第三个过程。

    那么攻城椎是大点好呢,跟城门洞一样宽,可以替攻城椎后的人遮挡来自城门里的攻击;还是窄点好呢,可以让我方攻城椎缓慢前进之时,攻城之士同时从攻城椎两边向前杀出。

    到底,哪种情形更好?

    若是大城,城门洞应该很宽,或许无法做到和城门洞一样宽的攻城椎,但这不是问题,可以数个攻城椎一起推进去砸城门,几辆攻城椎并排完全可以把城门洞堵满。

    李孟羲一个人站在城门洞中,对城上城下的厮杀声充耳未闻,他眉头紧皱,小小年纪,脸上浮现着和年龄完全不符的认真。

    李孟羲在脑海中推演着画面。

    画面一:

    如果我军攻城和城门洞一样宽,那么砸破城之后,画面是这样的——城门砸开后,两军在城门洞中碰面,有着攻城锥的格挡,双方谁都无法攻击到谁。

    所以攻城方会拼命推着攻城椎往里边推,守城方会拼命往外推。

    自然,在这角力之中,比拼的是力气和人数,谁能推过对方就赢。

    想到这儿,李孟羲突然想到,可以给攻城椎加个棘轮,棘轮这玩意儿是定向活动装置,车轮向前转能撞,向后推就卡死了。

    所以有了荆轮,向前推阻力是滚动摩擦,敌军想把我们的攻城椎往外推的时候,他们的阻力是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一般约为滑动摩擦的三分之一左右。

    也就是说,小小的一个结构,让我军瞬间有了三倍于滑动摩擦力的人力优势。

    荆轮这玩意儿春秋时期就有,能做。

    就算难做,前边说过,准备的是成品车轮,直接做好,攻城的时候用,不会耽误时间。

    李孟羲认真在心里记下了棘轮这个小构造,准备有空就找人做吧。

    然后,画面二:

    若攻城椎比城门洞过道窄很多,双方士兵可以从攻城椎左右向对方厮杀,这种情况下,与攻城椎本身的关系就不大了,而应该考虑士兵的武备和战术安排,看在城门洞的狭小空间之中,是用长兵好,还是用短兵好。

    这跟攻城类似,都是狭小的空间了。

    李孟羲想了好久,站着跟木头一样,刘备来了他都不知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折尽春风 北齐怪谈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沉溺 风声 秘密部队之龙焱 谍影:命令与征服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红楼琏二爷 世子妃 希腊神话 重生之民国元帅 红警军团在废土 大清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