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钱,或等于后勤(第 2/4 页)
是因为这次李孟羲买东西,多买了可能用的着的锄头铁锹之类的东西,让关羽有意外之喜,李孟羲干的不错,所以关羽觉得,得让他接着干不是。
而李孟羲则觉得,这样不太行的。
就比如刚刚,买木工用具的时候,因为有木匠鲁犁在,鲁犁不仅熟悉这些工具,还能大致知道个价格,因此,在买的时候,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但是,后边再买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锄头,鲁犁不仅是木匠,还是个农人,锄头价格鲁犁也知道。
但,鲁犁的出身决定了鲁犁毕竟是没啥见识,买的东西太多太复杂了,到后边买牛,买车的时候,鲁犁不知价钱,李孟羲同样不知。
然后,乡人们要了什么价,李孟羲没还价,直接就买了。
虽说,高过市价两倍的价格是能接受的,但是,也不能让人当冤大头宰啊!
因此,李孟羲经此时之后就觉得,得找一个人才。
这个人才呢,得有经商的经历,因为在此时代,只有小商小贩才能接触到足够多的物价信息,才能对大多数商品有个比较清楚的印象。
这个人,可为军中采买官。
这个人不需要真的能言善辩,会做生意,只需要这个人知道常见农具的价格,常见的木工用具,铁匠工具,等常见生产工具的价格,知道大件的比如车马,比如船只之类的价格,知道牛羊马之类常见牲畜的价格,知道酒水、药材、布匹、铁锭等经济商品的价格,自然,还要知道粮价。
最好,还能知道不同地域之间的价格差异。
这么前前后后考虑了之后,李孟羲发觉,这么一个人,义军千把人中,可能,找不到这么一个精通商业信息的人。
刘备算是个小商小贩,但,刘备是买草鞋草席的。
其他商品信息,刘备不太可能知道。
而关羽的话,当年三英相会,关羽在卖绿豆。
可能关羽干过小粮贩。
以后买粮食的话,可以带上关羽。
那么,张飞张翼德,作为一个土豪,是三人之中,最有财力的,张飞可能接触到的商业活动就更多了。
可能,一口气买了十几头牛准备春耕,又或者,张飞见了好马,能有钱去买。
尤其是,张飞好酒,能知道酒价。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