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思维的刹那自由(第 2/4 页)
发出一声感慨。
“兴有千把子。”旁边一老汉抬头瞅了一眼,插话到。
“哪儿!少说万把!”另一人也插话。
然后,到此为止了。
明日还得干农活,得赶紧把地里的草拔拔。
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关于浩瀚、关于极大数字,关于极限的畅想,只有凤毛麟角的须臾刹那。
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突发奇想,为什么苹果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飞呢,由此往下研究,从而研究出了万有引力。
而古代中国的一个底层贫民,眺望星空时,也曾萌发过,天上星斗几何的疑问。
那么为何,汉代的一个底层百姓,没有因为突发起想,而由此创立出天文学,亦或是有关极限的数学概念呢?
答案是,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人类无论东西方而人类,从远古智人开始,便从不缺乏对星空的畅想。
而只有生存不是问题之后,不用为了生存而耗尽所有精力之时,才有余力研究上层建筑有关的东西。
牛顿之于汉末农夫,牛顿衣食无忧,农夫不得不尽日奔波。
乡勇们不知最大的数字是多大。
而答案是,数字可以大到没有极限。
这天,李孟羲放下教学进度,他把盾上的白石灰画的痕迹拿湿布擦去,然后换了一个0,又一个0,画了好多的一排零。
李孟羲给乡勇们指着一个个讲。
个,十,百,千,万……
十万,百万,千万,亿……
兆,一兆兆,一兆兆兆。
直到,盾上写不下了。
下边,认真听讲的乡勇们,此时,眼睛都是一般的瞪大着眼睛,嘴巴微张,他们此时,第一次摆脱了世代的穷困,世代的低微与蒙昧,他们的思维深处,达到了从未涉足过的广阔与无限。
“要是,我再在后边加一个零,大家说,是多大的数?”李孟羲笑着,在盾的边缘,没有了空地的地上,虚圈一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