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间阵与错列变阵法(二合一)(第 2/4 页)

    好嘛,说某的阵法有不足,羲儿竟识得阵法?关羽分外好奇。

    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孟羲看了片刻,关羽抚须,颔首,“你且说。”示意李孟羲说说看。

    李孟羲自然不会怯场,有啥说啥,心直口快。

    他挠了挠头,皱眉略一思索,而后抬头目视关羽,正色说到,“今晨观将军演阵,将军的方阵、圆阵,阵法严整,军士从容不乱,而独锥形阵不甚精熟。”

    李孟羲能倒出各阵法名称,关羽已经侧目,待李孟羲再说出锥阵的不足,一言说出了问题所在,关羽更是惊讶无比。

    果然,李孟羲对军阵一道有所涉猎,竟不是一无所知。

    识阵略,如何自说不懂兵法?关羽目露疑惑,他有些搞不懂李孟羲了。

    李孟羲早前说,不懂兵法。可他分明知晓方阵圆阵这些阵法知识。

    实则,方阵圆阵这些简单阵法的知识,对古人来说,普通百姓可能一辈子接触不到。

    但是,李孟羲一个来自后世的人,来自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各种古装电影电视剧中,见的最多的就是方阵圆阵。

    因为,这俩阵,视觉效果容易出来且排练难度低啊。

    李孟羲能叫出阵法的名字,不代表,他懂得更多。

    李孟羲继续说,“某思虑良久,以为,问题有三。

    其一为军士训练日短,阵法不熟。将军演阵时,至锥阵,错乱百出。

    其二为军士职责混乱,站位不清。变阵之时,我观某些军士,慌张而不知所向。

    其三为阵法转变突兀,徒增繁琐。自圆阵变锥阵……某看不懂,圆阵是是如何变成了锥阵。”

    如是三条,条例清晰,条条言之有物。

    关羽丹凤目微睁,心下大奇,不由拊掌,“且一一细说。”

    李孟羲摸了摸鼻子,整理了思路。

    “将军诸阵皆成,唯独锥阵,不甚齐整。我有两法,可助将军。”李孟羲自顾说着,他没注意到,关羽惊诧莫名的眼神。

    “其一:可把锥形阵可分为两部分,”说着李孟羲低头在地上四下看了看,他捡起一根草棍,在地上画了起来,“将军可选出特定的十来人,要变阵时,只这这十来人变为锥形,而其他人则紧跟小锥阵之后,不用变阵。如此一来,不必全营皆动,而锥形阵瞬息可成。”

    第一策,第一个建议。

    李孟羲一边说着,一边按自己的观察思考和理解,在地上画出了图解。

    和关羽全营齐动的变阵方法不同,李孟羲退而求其次,不求把整个阵变成一个大三角(锥形),只要有一小部分精锐组成了三角形的突出部,再之后后续跟进的人是不是锥形阵就不重要了。

    小锥阵后边跟着方阵也行,后边的人乌泱泱的一片不成阵其实勉强也行。

    锥形阵的要义在李孟羲的理解来看,是把攻击力量集中一点,以点破面,因此,整个锥形阵最核心的关键就是锥形阵的尖角部分。

    李孟羲建议变大锥形阵为小锥形阵,不仅顾及了锥形阵的特点,还让变阵难度直降。

    坐在李孟羲李孟羲对面,关羽目光盯着地上李孟羲画的简图,图很简单,不过是一个三角形后跟着一个长方形而已。

    图简单,关羽却皱眉沉思,思索着看了很久。

    关羽熟读兵书战策,比李孟羲更懂阵法。

    锥形阵长于进攻,破阵之时,尖锥破开敌阵,后续的兵力要立刻跟上打开缺口。谷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折尽春风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办公室潜规则 撩神[快穿] 中华武将召唤系统 晋末长剑 三国之暴君颜良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明末逐鹿天下 三国第一狠人 大秦守陵人 斗破:签到三年,从俘获女神开始 大唐:我的丫鬟竟然是长孙皇后 斗罗:开局半神,被千仞雪曝光 斗罗之空棍 唐朝地主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