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谁有粮问谁要(第 2/4 页)
此时,大人可依昔日商君徙木立信之法,立信为先。
可于城外,设粥棚,但有一二黄巾来降,只要其弃兵请降,便于众目睽睽之下,拿粥与他,不与为难。
黄巾溃兵失却辎重,饥饿难当,必狼吞虎咽。
我料黄巾残部,不知县丞之令,到底真假,必有探子乔装而来打探消息。
彼时,粥棚即设,城外必多有形迹可疑远远观望之人,此黄巾细作也。
大人大可放手不管,任其离去。
如此,细作即见果然降能饱腹,必回而告知,不出数日,一传十,十传百,四境黄巾皆信县丞之令,纷纷来降。
于是,数万溃兵,半月可息,其速尤胜征讨之法也。”
李孟羲说完,朝县丞拱手一拜。
说的口干舌燥的李孟羲,不仅说了为何征讨不行,而招抚可行,更是把招抚的方法,临时构想,一并说出。
只听李孟羲言说,便能确定,招抚之法,必能成功。
厅堂中,安静一片,针落可闻。
仆役侍女不提,重要而三人,刘玄德,县丞,还有将军伯起,反应也各不相同。
将军伯起,惊诧无比的看着李孟羲,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之前还出言嘲讽过的小娃娃,竟,真有智谋。
但听他分析之涿州四境的局势,与招抚之法的种种细则,伯起就明白,此子绝对有料,非同小可。
再细看,一看这娃娃,年岁最多十来岁,就有这般能耐,伯起更是惊讶万分。
伯起如此,再看刘玄德。
刘玄德面上带笑看着李孟羲,目光柔和,如看自家子侄一样,李孟羲出彩,刘备倍感面上有光的同时,也在悄悄观望县丞对招抚之策的态度。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