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三十五章 高压结构改进(第 1/4 页)

    锻造中的焊接技术,乃是将工件锻成之后,再把边缘部分加热,使其软化,然后再拿锤子把两个铁件的边缘部分给砸到一起。

    铁匠们到了晚上也没停下忙碌,他们将高压锅的几瓣锅身锤锻到了一起,再接上锅底,高压锅的锅体便成了。

    完成了的锅体,看起来很粗糙,锅体不规整,有些扁,焊接痕迹很突出,还有些毛毛糙糙的毛刺。

    这样一个丑陋的铁器,匠人们自己都看不下去,嫌丢人,匠人们提议说打磨打磨,修一修。

    李孟羲则道,“不必了吧?不修也能用吧。”

    铁匠们还追求美观,李孟羲对此没有追求,难看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结实,密封性要好。

    在漏水测试的时候,往锅里装满了水,经检查,没有一处漏水,完全合格了。

    锅有了,剩下的便是锅盖。

    高压锅难的不在锅,难得在锅盖与锅的高度密封。

    对于密封的方法,李孟羲没有选择用复杂的设计,他选的是类似泡菜坛子一样的方法,锅沿大一点,盖能紧扣住锅沿,然后直接拿铁水浇一圈,直接把一圈封死,这样的密封效果,绝对比真正的高压锅还厉害。高压锅再严丝合缝,也会有少量漏气,而用铁水悍死的话,则一点缝隙都没有。

    铁匠们花了不长时间,把一个锅盖锤出来了,锅盖跟锅体一样,也是非常厚,非常笨重,非常沉,跟个盾牌一样笨重。

    将锻打好的锅盖往锅上一盖,问题顿时出现,锅盖大了一圈。

    铁匠们回去又改,改了一轮,回来再试。

    这次大小合适了,锅盖够圆,但是因为锅做的不好,锅是扁的,结果盖子与锅反而不配套了。

    负责打锅盖的匠人拿着锅盖对了几次,对不上,这个匠人只能尴尬的把盖子拿去。

    跟李孟羲预料的一样,单做一个铁锅容易,单锤一个锅盖也容易,可要是做两个能配套的东西,难度高了数倍,精度不够,误差太大。

    最终,锅盖改了又改,圆的锅盖改成了半圆不扁一边高一边低的盖子,这才终于,锅和盖契合了。

    还缺最后一步工序,得往锅盖上打一个小孔用于排压之用,不然,气压这玩意儿压强可以极大的,粗制滥造高压锅若是不留排气孔彻底封死,怕是撑不住一会儿,水蒸气就把高压锅憋炸了,跟个炸弹一样。

    李孟羲把锅看了又看,他觉得锅不够大,又生恐排压孔太大压力泄的太多,以致锅里压强不够,于是为了得到比较高的压强,李孟羲对匠人说,只在锅盖上打一个比针略大小孔,孔越小越好。

    这个要求,让一众匠人们为难的不行,因匠人们手中最细的凿子,也比麦秸杆要粗了,要钻一个针孔大小的洞,操作起来太难了。

    难归难,匠人们没说什么,忙碌去了。

    李孟羲等了很久之后,才等到匠人们把钻孔完成的锅盖拿了过来,此时,夜都深了。

    夜虽已深沉,但好不容易把高压锅做好,李孟羲并不想立刻去睡觉,他很想试试高压锅的效果。

    高压锅是为测试造纸技术所造,已知,让草本中的植物纤维尽可能散出来,这是造纸术的核心关键。

    又知,草本中普遍存在一种锁住纤维的物质,干扰造纸进行。

    来自关羽的提示,关羽说可能是树胶,这个猜测很合理,大概率,造纸过程要除的是胶。

    那么,高压锅花了两天时间做好之后,要测试的第一步是,当要找树胶来,然后加酸加碱加盐轮流试一遍,看何种情况,胶质解的最彻底。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折尽春风 北齐怪谈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沉溺 风声 秘密部队之龙焱 谍影:命令与征服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红楼琏二爷 世子妃 希腊神话 重生之民国元帅 红警军团在废土 大清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