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七十八章 治军当严(第 1/4 页)

    于攻城之日,当时于战场上,应该还实践出了一项战术——背盾法。

    何为背盾法,既,背后背一张大盾,盾能防护住来自后背的攻击。

    在铠甲优良的情况下,头盔和甲衔接严密, 后颈那里也有足够的防护,倒不怎么需要额外背一面盾来遮掩后颈的防御破绽。

    但如果甲胃不够优良,就比如现在,军中大部分士卒头上一顶盔,盔无顿项,身套一身甲, 甲无盆领,脖子整个无防护状态。

    如果是刀盾士,还好,刀盾士拿着盾遮掩前方,能护住颈部。

    但于骑兵,后颈暴露,没有防护,极容易被射落下马。

    攻城战时,李孟羲就怕被来自身后的箭射到,怕死的他就把一面很大的盾背在了背后。

    事实证明,他这个做法是很有用的,乘刘备的马城下浪荡一圈,然后离开,就那么片刻,一个来回,盾上钉了两只箭。

    若非有盾牌在后,箭失就射到身上了。

    再之后,刘备独自去巡查战况,看李孟羲的盾有用,他也学着李孟羲把盾背到后面。

    结果, 刘备城下转了一圈, 身后也中数箭,有盾挡着,箭全射盾上了。

    不管是甲胃有没有防护住颈部,若身背一盾,无疑将大大增强背后防御力。

    于甲胃,铠甲肩臂结合处为薄弱,所以有肩吞作为加强部件,胸口为要害,铠甲胸部乃最容易被攻击到的区域,所以又有护心镜作为额外加强。

    那么于背后,则可以背盾作为加强部件。

    问题只有一个,当时刘备背的盾太大,马上回头看时,盾把视线遮住了,无法后视。

    于骑兵而言,广阔的视野挺重要,不能后视, 麻烦众多。

    于这个问题,众人只商量了片刻,又找来一些盾试了试, 发现只要盾大小合适,形状合适,盾斜着背,盾角是刚好挡在脖子后面,既能防护,又不遮挡视线。

    盾牌这类武器,对骑兵而言,是不是必备武器呢?每名骑兵都背盾,会不会拖累,尤其是骑兵还得带弓,会不会因为背了盾,弓就不方便带了。

    若为了增加些许背后防御,而舍弃了弓箭,得不偿失。

    李孟羲把疑问说了出来,众人一合计,觉得,骑兵盾有携带的必要,作战的时候盾可以作为武器,不用的时候,背到身后可用于防护。

    至于说和弓弩冲突,倒不会。

    弓可以背在背后,也可以放在弓囊里,悬挂腰间,军中好多骑兵,弓箭都是这样携带的,腰侧一边挂弓,一边挂箭筒。

    真要非说麻烦,可由骑兵们自己取舍,带不带盾任凭个人。

    到最后,讨论了一遍,发现最重要的却不是带盾不带盾的问题,而是盾型问题。

    骑兵盾势必不能如步兵阵盾一般,若考虑背到背后,刚好盾角遮住后颈这一点,骑兵盾用方盾合适,大小则是中型盾合适。

    傍晚,卢钟领着大部赶来汇合。

    两下一汇合,不日就可以拔营继续行军了。

    此次与张宝部一战,抓得俘虏近五万人。

    自遇张宝部,前后小战多次,每战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要,不求溃敌取胜,因而,数次减弱黄巾战力,待张宝惊觉兵力大损退守城池之时,张宝部兵力已减五分之三。

    张宝部五万余众,义军光俘虏就抓了五万出头,再减去击杀的,张宝部几乎是被全歼了,这是极其不可思议的。

    黄巾战力固然不足,然击溃黄巾易,扫清黄巾极难,而义军能以远不足黄巾的兵力,把黄巾尽数歼灭,称得上是小小的奇迹。

    ——

    卢钟把兵领过来,草草安置了营寨之后,卢钟拉扯着一个五花大绑的士来跟刘备告状。

    “玄德公,此人犯了军法,你看如何处置?”

    众人看卢钟绑了人来,本就奇怪,到近前,刘备惊讶,因为绑着的人,是涿州老人。

    被五花大绑绑着的士卒看到了刘备,立刻找到主心骨一般,狠狠地瞪了卢钟一眼,然后噗通一声跪倒地上,哭嚎起来,“主公,冤枉啊!这卢钟仗着官高,欺负咱们老人……”

    “住嘴!”卢钟气的抬拳就要招呼。

    刘备拦住了愤怒的卢钟。

    看了一眼五花大绑的老兵,满是不解,刘备问,“季常,这人是我涿州老人,他犯了何事,你要把他五花大绑?”

    “犯了何事?哼,”卢钟一声嗤笑,瞪了装模作样哭嚎的老兵一眼,而后转过头,正色道,“玄德公领兵走前,再三嘱咐,俘虏营要时时留心,万不能让士卒仗刀兵欺人。

    可这厮!玄德公你走没两天,这厮逼要俘虏钱财,叫俺撞见。

    当时战事正酣,此小事,故我压着不报。

    如今战事了解,我把这厮押来,你看,如何处置?”

    卢钟话说完,不再言语,走到一边,静等刘备处置。

    刘备此时脸色严肃,他直视老兵良久,直把老兵看的浑身不自在。

    末了,刘备叹气,“赵松啊,你是咱涿州老人,军功已累升至百夫长,前途大好之时,为何要为锱铢钱财,触犯军法?”

    那赵松还狡辩,只说冤枉,不肯承认犯法之事。

    然,刘备乃何种人物?

    老兵赵松是涿州老人,刘备早知此人为人,平日此人就有小偷小摸,私下照拂其面子,说过几次,倒也不再犯了。

    可不妨今次带兵离营,着卢钟管军,这人却贼心又起。

    看赵松油盐不进,撒泼打滚,刘备脸色稍沉,沉声道,“到底有没有抢夺俘虏钱财之事,若有,大丈夫光明磊落,承认便是,何必猥琐不认?”

    赵松无动于衷,还是不认。

    刘备眼神冷了起来。

    “季常,当日之事,可有人证?”

    “有!”卢钟点头,“我去把人证叫来。”

    卢钟既然要抓人问罪,早有准备。

    不大一会儿,卢钟带人证足有十几人前来。

    有当日巡逻士卒,有被夺钱财的老妇人,有当日俘虏营围观的俘虏。

    人证到,刘备一遍盘问,证据确凿了。

    刘备怒起,喝问老兵赵松,“人证俱在?你还有何话说?”

    看湖弄不过,“冤枉啊!俺冤枉啊!”老兵赵松以头触地,邦邦磕头。

    “刀斧手何在!来,把此人……”刘备就要下令杀人,以正军法。

    边上,李孟羲悄悄拉了拉刘备衣袖。

    这一幕,让旁观的卢钟看到,以为是李孟羲要给罪卒说情,嫉恶如仇的卢钟,嘴角一抹不屑浮现。

    跪地求饶老兵赵松瞅见军师动作,也误以为李孟羲是要给他求情,顿时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求饶的更加起劲,头碰碰往地上撞的更狠。

    李孟羲在刘备耳边滴滴咕咕一阵言语。

    然后,刘备露出一副若有所思模样。

    起身,刘备环视一圈,“卢钟!召集俘虏全营并你部战兵前来。”

    转头再看向关羽,“二弟,召集人马。”

    关羽卢钟都领命而去。

    军中大起喧嚣。

    这日,攻城士们本来就被召集了一次,被问询攻城所得。

    这临近傍晚,又被召集一次。

    于赶了快一条路到来的后军俘虏众人而言,赶了一条路,累的够呛,还没歇脚,就又被喊起来了。

    东城门以外,大片开阔地。

    人乌泱泱列队。

    中间乃是俘虏众人,边上列队的则是军中战兵。

    于队列之前,有一高台,高台为板车匆匆搭成。

    罪卒赵松,被推至高台前。

    刘备站高台之上,面对乌泱泱人群,大陈赵松罪状。

    “某三令五申,严令战兵不得欺凌俘虏,可此人,视我军法如无物,竟仗势盘剥俘虏钱财,如今,人证俱全,此人不杀,不足以严军纪,不足以平众愤!

    来啊!把此人斩首示众!”

    令一下,刀斧手松开罪兵,关羽一手提偃月刀,一手上前抓住罪兵领子往前拖去,拖至乌泱泱人群之前,手中青龙刀起,卡察一刀,刀过血飙,人头落地。

    满场,鸦鹊无声,只有无数前排后排探头看的人。

    关羽砍完头颅,令执法军士,盛头示众。

    执法军士其中一人过来,捡起人头提起,然后从人群这头,走至人群另一头,滴血头颅举得高高的,来回走了数遍。

    这过程中,战兵们还好,有点纪律,不乱动。

    中间围着的俘虏们,挤成了牛毛,都往前挤着看。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北齐怪谈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小老板 沉溺 万历明君 折尽春风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世子妃 风声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谍影:命令与征服 秘密部队之龙焱 红楼琏二爷 重生之民国元帅 沉香雪 大清要完 斗罗之墨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