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七十二章 擂石克梯械(第 1/4 页)

    昨日攻城战后,攻城梯全留在城下,还未及清理。

    沿城走看,从这头,往那头走,走着走着,李孟羲忽然见到奇怪的一处。

    眼前有一架攻城梯, 这架攻城梯竟然根本没过壕沟,而是直接从壕沟这头,直接搭到城头上了。

    那么大的跨度,梯子竟然还能够的到城头,李孟羲惊讶极了,他没想到, 会有一架长的这么变态的梯子。

    攻城前跟木匠们交代的时候,只说了最小尺寸,最大长度倒是没说,让木匠们只要不做短,做长倒无所谓。

    到底是哪个神仙木匠,做了这么一架能跨过深壕还能搭到城头的梯子?

    这明显可能是一处失误,是有木匠弄错了尺寸,然后做出了超长的梯子。

    然后,检查的时候,梯子只要不短,就没问题。

    再到攻城队抬着梯子用的时候,又遇到了有急智的百夫长,百夫长看沟太深,又看梯子够长,索性决定试一下,然后直接就把梯子放倒,一试,还真能搭到城头。

    好了,现在有第四个破解护城壕沟的方法了——做加长版的攻城梯,直接跨过护城壕沟, 直接搭到城头去。

    此不失为一个巧妙方法。

    但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 破壕有四法,填土法,盾桥填壕法,壕桥法,以及现在的长梯法。

    前三种方法,都属于把壕沟变坦途之法,唯独第四种,则不属此类别。

    四种破解壕沟的方法,用其一,就无法再用其二,用填土法,则就不能也不需再用盾桥,壕桥,及长梯法。

    同理,若用壕桥,则其他三法则就没必要再用。

    那么,长梯法与其他三法,优劣何在?

    攻城之时,往城头投放兵力的速度, 是破城的关键,所有蚁附攻城法,最重要的核心,必是千方百计的提高人力投放之速度。

    这么一想,可能长梯法投放兵力之速度,有其劣势。

    其他三法,变壕沟为坦途,攻城士等于是,走一截坦途,再爬一截短梯。

    而长梯法,攻城士要爬长梯子,要从壕沟这头开始,一直爬到城头。

    爬梯速度,远比奔走速度慢。

    于是,爬长梯投放人力的速度便慢了许多。

    故而,若把破壕四法列个优先级,长梯法应是最后优先级。

    其他三法都能保证样城头投放人力的速度,独长梯法,人力投放速度慢了一截。

    长梯法劣处如此。

    细思,长梯法也有其长处,长梯法操作极其简单,若是遇到护城壕沟不宽的小城,攻城梯稍微长个丈余,就能从壕沟这头跨到对面城头了,这就省却了填土,搭盾桥,再做壕桥,等等这些工时。

    在时间紧迫之时,直接用长梯法,能节省大量时间。

    认真看了长梯一眼,李孟羲继续往下去复查。

    往下走去,城墙边的攻城梯,时不时就见到一架坏掉的,这些坏的攻城梯没一架是因为被摔坏的,而是遭受了暴力破坏,是被砸坏了。

    所有坏掉的攻城梯,一架一架认真看过,要么是梯阶被砸断,要么就是主轴被砸折,一架比一架坏的严重,损毁最严重的直接就散架了,梯阶散了一半多,就剩两根轴了,其中一根轴还是断的。

    等走到最后,到北城角,李孟羲算了一下,一路过来,五十架攻城梯,足坏了十四架,这个数字,相当惊人。

    李孟羲极其疑惑,当日文安县攻城之时,攻城梯坏了没几架,这次倒好,直接坏了四分之一。

    难道是,工匠们偷工减料了?

    不可能。

    文安县时,缺工具,缺木头,木匠们也缺乏制造攻城梯的经验,且当时人手也不足,文安县攻城时所造的攻城梯,质量根本不可能和此次所造的相比。

    可为何,攻城梯质量明明更好,坏的却反而多了。

    百思不得其解的李孟羲,目光上移,朝城头看去。

    奥,可能是,敌人是准备充足,石头准备的多,所以梯子砸坏了。南和城是座大城,遭遇的又是张宝部主力,黄巾准备充足也正常。

    但一细想,似乎也不对啊,他黄巾储备的石头再多,只能是提高擂石持续攻击的时间,而不能提高攻击的力度。

    很简单,虽城大小不同,但都有城垛,文安县的城池,城垛处两个黄巾抬着石头往下扔,一下只能扔一块石头。

    南和城虽大,然南和城城垛处,黄巾往下扔石头,也是一下扔一块。

    两处攻城之时,城头落石频率,应该是一样的才对。

    可细思昨日攻城,攻城没开始多大一会儿,就频频有梯子被砸坏。

    当初文安县攻城,梯子坏的可没这么快。

    问题看来不在石头本身。

    李孟羲仰头看着城墙,眉头紧锁。

    既此番多有攻城梯损坏,原因不在黄巾的石头存有多少,那关键又会是在哪?

    南和城和文安县城相比,其差异之处何在?

    毫无疑问,南和城大,文安县城小,南和城墙高,文安县城墙矮……

    忽然就是灵光一闪,李孟羲瞪大了眼睛,他勐地凝神再看向高耸的城墙,然后目光侧望,再看向不远一架损坏的攻城梯,那架攻城梯,中间部分梯阶被砸坏了。

    是了!

    是高度原因!

    南和城高大的多,石头砸下来,加速过程长,因而动能就大,破坏力也就大,所以才今番攻城,大量攻城梯被毁。

    没想到,城高两丈,竟能使城头落石破坏力增加这么多,李孟羲抬头看着高耸的城墙,若有所思。

    看来,攻城梯也好,攻城椎也好,这些器械应该根据城墙高度,而相应的提高坚固度。

    也就是,城越高,攻城梯应该越粗大坚实。

    一处疏忽,便造成了攻城之时大量攻城梯被砸毁,多少人员伤亡,战争真是血淋淋的法则,要从战争中学的经验,要付出血的代价。

    走到损毁的攻城梯处,李孟羲蹲在那里,拿着一截断的梯阶,梯阶随手掂量了下,李孟羲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好像,木头轻了点吧?

    可能是柳木,李孟羲想到。依照李孟羲所知不多的木工知识,常用木头中,大概柳木是最轻的,也就最不结实。

    难怪这一截梯阶被砸断了,柳木不结实,自然容易断。

    看来,攻城梯的制作还不严谨,攻城梯梯阶不说用好木头了,但应该尽可能避免不用朽木,也不用轻脆的柳木。

    攻城梯不同于一般的梯子,一般的梯子,能踩人就够。

    而攻城梯,还要承受城头落石的砸击,要坚固一些才是。

    这一点,是疏忽了,也是木匠营没意识到的一点。

    梯阶毫无疑问,应该用坚固的木头,至于攻城梯的主轴,李孟羲觉得,对木头的要求应该没那么高,因为力承受方向不同。

    梯阶是横着的,梯子的主轴,是斜着的,竖着的,自然,石头砸下来,横着的卡察就断,竖着的,曾掉点树皮。

    是这样了,制作攻城梯的话,好木头应该优先用在梯阶上。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北齐怪谈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小老板 沉溺 万历明君 折尽春风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世子妃 风声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谍影:命令与征服 秘密部队之龙焱 红楼琏二爷 重生之民国元帅 沉香雪 大清要完 斗罗之墨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