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婚约(第 2/3 页)
但现下,这个女婿却被人截了胡,即将成为王府的乘龙贵婿。
戚太太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一时间像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扼了咽喉,胸闷的喘不上来气。姜大夫人见状连忙给她倒了杯茶水。
“你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遇事儿怎么还是急...”
戚太太猛地将茶杯推开,“阿姐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儿子如今攀上郡主娘娘了,连带着阿姐也成了皇亲国戚。只是苦了的我阿檀,无故被人毁了婚约,还没处说理去。”
戚太太这回实在是被气狠了。
姜大夫人自知没理,也不跟她争辩,只等她气顺了后道:“这事儿是我们做的不地道,你生气也是应该的。”
戚太太将脸偏向一边,压根不搭话。
姜大夫人继续道:“良哥儿自知对不住阿檀,想法子弄了一个丹峰书院的入读名额,只要你答应不再揪着婚约不放,堃哥儿就可以去丹峰书院。”
戚太太一听到丹峰书院四个字,忍不住看向姜大夫人。她生在京都,长在京都,自然知道能去丹峰书院求学意味着什么。
可丹峰书院是能想法子就进的地方吗?
丹峰书院是由前朝大儒冯懋所创办,前朝覆灭后,丹峰书院因战乱闭院,待本朝建立,太祖下令重启书院,聚集了一批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的学者为师。
并规定入丹峰书院求学者,必须品行贵重、有真才实学,若不具备这两个条件,任凭你是凤子龙孙也不能进书院读书。
因丹峰书院招生条件苛刻,又得太祖看重,书院招收的学子个个卓尔不凡,仅第一批入院的学子参加春闱,登第者竟然达到五十人之多,其中又有五人走到了权利的顶峰,为本朝初期朝纲稳定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戚太太的父亲和夫君,均出自丹峰书院,这本是极大的荣誉,可惜两人都是短命之人,并未像他们的同窗一样在仕途上大展抱负。
除了他们,外甥姜良玉去年才从丹峰书院结业,考中进士后入了翰林院,如今可谓是前途大好。
即便这样,她还是觉得不可能。当她看到姜大夫人拿出那张拓印的青竹墨兰的帖子时,还下意识的认为那是自家阿姐为了糊弄她仿制的。
可等接过帖子仔细瞧了瞧,才发现这帖子并不是仿制的。
“良哥儿自知对不住戚家,又见堃哥儿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便想着推荐他能去丹峰书院读书。你也知道,丹峰书院入读规矩严苛,若不是良哥儿锲而不舍地带着堃哥儿的课业给他的恩师看,也不会有这样的好事。”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