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智哥儿订亲(全文结束)(第 4/4 页)
赵赦打断她:“有话请直说。”宝京王妃结巴了,吞吞吐吐:“她呀,性子,就是这样,王爷呀,她有时候和世子闹,您可千万不要往心里去。”
“亲家母是指柔庄和世子打架的事?”赵赦说出来,宝京王妃惊恐万状:“果然,真的吗?她还敢和世子打架,我的天呐……”
王爷肃然:“亲家母,你的心思我听明白了,我的心思,也让你明白明白。”宝京王妃赶快道:“请说。”她甚至有几分谄媚,又有几分瑟瑟的担心。
“你女儿打我儿子,我不管,我儿子打你女儿,我也不管。”赵赦说过,拂袖暗笑丢下宝京王妃而去。走开几步到荷塘边上,用荷叶作遮挡,看到宝京王妃失神儿地坐着,安平王觉得自己只能得意,本王治家之严谨,人人得知。
他找到赵智叮嘱他:“今天宫中贵人们也出来,皇上虽然离开,皇后和嫔妃们、公主们全在,你仔细不要失仪。”
赵智答应下来,赵赦再看宝京王妃,以手掩面,好似在落泪。安平王这才觉得自己刚才话重了,世子要是打世子妃,世子妃只有挨打的份。
他再对赵智道:“抱着晋哥儿去见你大嫂的母亲,告诉她你大嫂为什么不回来。”说过王爷自去饮酒,他虽然不再风流,此时良景好水好荷,去听檀板轻唱的风雅,还是有的。
宝京王妃在水边坐着,心里异常难受。柔庄从嫁到西北,就只有信来。女儿虽然长大许多,当母亲的想念她,就会无端的多担心出来。
又有一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宝京王妃思念过度时,想想女儿就越想越多心。安平王的一句话:“我儿子打你女儿,我也不管。”扎痛了宝京王妃的心。
她看一看远处,那里坐的是皇后和嫔妃。宝京王妃是个和气的人,太皇太后喜欢她,宫中人人喜欢她。皇后处,也常请安。
她眼睛看到的,皇上这几年宠起来不少嫔妃,人人眼里看着,皇后在几年前生下她的小女儿后,有些失宠。好在她还有皇子,还有小公主在,不过在别人眼里,皇上是越来越少去她的宫中。
皇后母仪天下,尚且如此,柔庄还能一直讨丈夫喜欢?宝京王妃正想着,腿上被人碰一下。晋哥儿用手推她的腿:“外祖母,你在想我还是想母亲?”
“想你,也想你母亲。”宝京王妃见到晋哥儿,才稍稍解开心怀。晋哥儿摇着脑袋:“可惜呀,母亲要管家,不能来京里看荷花。”
他奶声奶气的小嗓子,说得流利之极。宝京王妃愣一下,这才想到柔庄信中曾提到,她要管家。当时没有放在心上,是宝京王妃觉得自己女儿不能管家。再一想倾城的信里也有这话,不过柔庄是一笔带过,她那时候初学管家,怕管不好,怕母亲问自己好不好,她要说自己。而倾城也是一笔带过,她是觉得这不用炫耀,姨丈和姨妈倒也罢了,家里的继母不是贤良的,她在外面乱说几句,让婆婆真姐儿知道,会以为自己很得意。
现在小孩子嘴里说出来,宝京王妃才明白过来,自己没有问这一条。她和宝京王本不是聪明绝顶的人,又有赵赦这个人难缠名声在前,心里从来只担心女儿,没有想到她还有光彩。
当下忙问晋哥儿:“是真的吗?”晋哥儿一脸天真无邪:“母亲很想回来,她对我说,不是不陪我,是没有人管家。”
说到这里,歇一下气儿,晋哥儿再道:“二叔在军中,母亲说要按时操办他的衣服。父亲在家里帮着祖父管事儿,祖父才能来京里。母亲帮着祖母管事儿,祖母才能来京里。”
宝京王妃是个容易满足的人,她心花怒放:“是真的吗?”她定一定神,这下子有几分聪明,问晋哥儿道:“你母亲威不威风?”
“威风,她只听祖母的,别人全听她的。”晋哥儿再说出来,宝京王妃喜出望外:“我的儿,你真是个好孩子,既这样,外祖母不再担心,你父亲疼母亲吗?天天晚上回不回房?”
一下子问这么多话,晋哥儿有些接不上来,眼睛起劲儿的眨着,只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我和祖父母睡。”
他把这些全说完,就要开溜:“我和五叔玩打仗呢,还有好些人来玩。”一下子就跑走了。碧叶田田旁,宝京王妃失笑起来。想到安平王的话“我儿子打你女儿我不管”她还是有担心,不过想到晋哥儿的话,“他和祖父母睡”,也足见这个孙子是安平王心爱的。
哎,宝京王妃去寻丈夫,这担心自己知道去不了,只能放在心里吧。
荷花叶上,安平王的小儿子人人称赞,都夸他生得一株小玉树,小珊瑚树,小宝树。第二天,皇帝宣赵赦进宫,真姐儿在家里,川流不息来了许多女眷。有一半以上,说的是赵智的亲事。
真姐儿笑着应付,为儿子喜欢,准备等到赵赦回来告诉他。
一直等到掌灯时分,不见赵赦回来。真姐儿习以为常,赵赦进宫,经常是回来得晚。她坐在灯下和赵老夫人说话,心里对赵赦不无心疼,又有自豪。
赵赦决定回京,不仅有思家之念,也有为儿子打算的意思。他让出位子,赵佐领兵权,赵佑在王府,安平王在京里,父子遥相呼应,不用怕京里有闲言,也不用担心边境有战事,还可以叶落归根。这里面一大部分,有为儿子着想的成分。
在皇帝的心思里,他是希望藩王进京。皇帝初登基时,怕有人有反心,用国丧这个理由,把不少藩王留在京中许久,安平王主动要回京,他肯定是很喜欢。
灯花儿闪了一下,赵老夫人眼神儿不好都感觉出来,她关切地道:“有什么好事儿不成,王爷进宫,下午又让人喊智哥儿去,是什么事情我一直在担心?”
真姐儿安慰道:“才刚小厮们来说,宫里的消息出来,皇上考智哥儿武艺,又问他念书念到哪里,赏了东西让人送回来,晚饭前去皇后娘娘宫中用宴,母亲,您不必担心。”
“可这灯花儿爆,我心里总觉得有事情。”赵老夫人正说着,红烛蕊儿又爆出一朵子花。婆媳一起笑:“今天怎么了?”
真姐儿正陪着赵老夫人猜测着她喜欢听的:“皇上夸奖表哥,皇后夸奖智哥儿……”外面有人回话:“王爷和小王爷回府。”
和晋哥儿在玩的赵老大人抬起头来,满面喜欢:“他们回来了。”
赵赦进来,真姐儿感觉出来他的凝重。智哥儿跟在他身后,面上涨得通红,出人意料的,还有羞涩之感。
“怎么了?”真姐儿问出来,赵老大人和赵老夫人,是凭着在官场上的感觉嗅出来,也问:“出了什么事?”
赵赦让人抱晋哥儿出去,只留下智哥儿,郑重地道:“皇上要赐婚给智哥儿。”“是哪一个公主?”赵老大人和赵老夫人问得比真姐儿还要快。
“是中宫所出的昌宁公主。”赵赦说过,赵老大人和赵老夫人全松一口气,他们老了,只想着家里越是鲜花着锦才好。这口气松下来,赵老大人才道:“儿子,你理当叩辞。”
赵赦回道:“我辞到现在,也没有辞掉。我才回来从书房里走,让人写叩辞折子,明儿再递一回。”
斯斯文文站在一旁的赵智,抬起眼睛看看父亲。房里没有别人,赵赦微笑:“儿子,公主如何,你说一说。”
“你见过了?”真姐儿更惊奇。赵赦先道:“我是皇上御书房赐宴,智哥儿是在皇后宫中赐宴。”
赵智道:“见到公主,”他面色涨得更红。真姐儿笑他一下:“你才多大,就这样。对母亲说说,公主如何?”
生得好的赵智,家中父母兄姐,无不一是漂亮的人。他也进学,虽然路上游玩的多,安平王也没有忘记在路上教他。
小王爷赵智要形容人,也能比出不少典故来。此时面对母亲,还有祖父祖母的眼光,他更红了脸,结结巴巴只有一句:“生得好。”
真姐儿微笑,赵老大人微笑,赵老夫人微笑,王爷意味深长的一笑,对儿子道:“你也劳累了,给祖父母请安,去歇着不要再出来了。”
把儿子打发走,赵赦只说了一句:“中宫不安,皇上要安中宫的心。”真姐儿明白过来,她在西北的时候,线报就有皇帝这几年宠信嫔妃的事情。虽然是好几个,不过中宫理当不安,她也是个女人。
皇帝当年痛恨伍家,娶妻的时候,世出皇后的大家一概不选,怕再出一个伍家。皇后出自诗礼旧家,母氏一族并不鼎盛。皇帝别有所宠,皇后当然忧心。
赵老大人明白过来,他觉得自己老了,不能干涉儿子,道:“我老了,听你们的。”赵老夫人拉起真姐儿的手:“我的儿,你有这样大的福气吗?”她只喜欢去了。
真姐儿听到这句话,深情自然流露,她情意深重地拜下来:“我有眼前这一切,全是父亲母亲所赐。”
主宰她和赵赦婚事的,是眼前这个慈祥的老人。而赵老大人支撑妻子,以大家许亲小商人之家,也是功不可没。
拜过这一对老人,真姐儿又来拜赵赦:“多谢表哥日日厚待。”皇帝要安中宫的心,当然是还有情意,中宫之女许亲赵赦,虽然太子之位没有立,也等于风向偏了过去。
安平王正当壮年,两个成年的儿子都有建树,他出身高贵,亲戚之家显赫的也多,大驸马周期,是他的嫡系亲戚。
长女许亲江阳王,次女许亲青海有名的隐士章家之子,这也是章家几代,第一个出世下山的儿子。
不少人说,是安平王之女美丽灵巧,让隐士之子也要出山。
这一门亲事对于母氏不鼎盛的皇后来说,当然是她求之不得的。她留下赵智宫中赐宴,又让公主相见,说明她十分重视。
皇帝既然这样重视皇后,还要去宠信嫔妃,真姐儿也能明白,当皇帝的未必就如意。有时候嫔妃们,是他不得不前去的。
真姐儿拜谢赵赦日日厚爱,是感谢赵赦不需要和人联姻,感谢他从此不再想到和别人联姻。
王爷温柔扶起真姐儿:“小毛,你到今天,还不知道表哥的心吗。”赵小毛娇柔地一笑:“知道呢,所以人家才谢你。”
赵老夫人在身后笑起来:“小毛这个名字,你起的好。”
赵老大人扯着她往房中去:“夫人,你该睡了,老不管少事。”赵老夫人被他扶着走,楠木拐杖当当响着,还要再说一句:“他们也不年青了。”这样,才算进去。
真姐儿和赵赦相互对视着,真姐儿信赖地道:“表哥你不用烦恼,你说怎么样,就听你怎么样。”
“小毛,你觉得表哥,能不能担下这福气?”赵赦嘴角噙笑地问出来,心中答案已经吐出。真姐儿笑吟吟:“一门两公主……”
王爷道:“这话我已经回了,皇上说威远侯家姓周。”真姐儿伏在他怀里,听着他健壮有力的心跳声,低低地道:“全依着表哥。”
红烛下,王爷抚着赵小毛的面颊,取笑道:“还是没有长大的赵小毛,要当公主的婆婆了。”他打横抱起心爱的人:“咱们回房去。”
第二天,安平王上折子再辞,皇帝不听,选了一个吉日,下明旨赐婚安平王府。中宫之子太子的呼声渐高,皇后总算安下心来。
宝华郡主回京里来成亲,虽然不算入赘,也是一直伴着父母亲而住。安平王赵赦和真姐儿,一心一意在京里带着最小的儿子赵智,和他们以后的孙子外孙子。
------题外话------
首先道歉,最近几天没有回贴,明天可以一一地回了,请评论的亲们见谅!
全文到此结束,三月开始更新新文,请亲们收藏《公子,勿逼迫》,就在本网站。
鞠躬感谢所有支持的亲,没有你们,就没有此文的成绩。感谢了!
最后一次呼吁,喜欢的亲们,麻烦正版订阅支持修养中更新的作者,请全文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