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了青坐忆半生行(第 1/4 页)
五十年前。
因为在饥荒年代,少林寺大开佛门,广济灾民,救赎民众,所以饥荒之后,佛门大盛,方圆五百里的老百姓都念着少林寺的好,常常来进香许愿,布施斋戒,还有不少人随着僧众早晚念经,百日习武,一来修身养性,二来强身健体。其中一少部分人则是专门为习武而来,却不愿出家,空空大师于是特意开了俗家武院,专门传授少林武术,但明令少林武术只为救人,不可杀生,违者少林必废之。前三年,也是早晚念经,白日学武,武术只是一些简单攻防自卫。三年之后,才可学习高深的少林武术。这样一来,便劝退了不少心智不正之人,但也培养出不少德武皆备的大家。学成之后,他们或留在少林,常伴青灯古佛,或自创一派,传教佛门正气和少林武艺。因而有了天下武功出少林这么一说。但武道一途,难免争斗,老派新门,便纷纷以少林出山弟子为试金石,上门挑战,输了暂且不谈,赢了便说一句“少林武功不过尔尔”。但少林寺并不回应,就算有人亲自上门挑战,少林也只是闭门谢客,并不与之争斗。于是江湖上便称少林和尚都是乌龟王八,一有事便缩进龟壳。寺内武僧纷纷请示空空方丈,要出门迎战,以振少林雄风。方丈只是不许,“阿弥陀佛,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天下争雄,伤亡几何?名利空空,我佛慈悲。”少林总不应战,在江湖中渐渐消了名声,上山习武之人年年减少,香客也只剩下饥荒年代的老人。
虽然方丈下了禁令,但禁不住人的念头。少林寺有禅、武、戒、民院,禅指禅心院,主管坐禅讲经,修习经书,弘扬佛法,普渡生民;武指修武院,主要是武僧习武创武之地,除了普遍修习的大力金刚经、擒拿手、少林棍法,还有佛门四蒂诀、三法印等高深武道,平常武僧若学会了四蒂中的一二种,便已经算得上出类拔萃,学会四蒂的还鲜有人,即使修武院主持空力大师,也只会两蒂半;戒指戒律院,主管寺院弟子戒律,不管在寺内还是寺外,只要违反寺规,就得受罚,因而戒律院的僧人多来自修武院,因而两院而僧人亲近许多,但违反戒律的又常常是修武院的武僧,也埋下了不少隐患;民指民生院,主管寺内一切香火、僧人吃穿用度、香客进香、寺院日常运作等。这四院中,修武院和民生院是赞成应战的,武僧脾气暴躁,争强好胜,受不了这个鸟气,而民生院则是因为避战导致信众减少,香火日渐衰微;至于禅心院和戒律院是反对的,禅心院本就是读经讲义,与世无争,戒律院是担心一旦迎战,怕犯了杀戒,于佛不敬。但后来,修武院的一位高僧主持了戒律院后,便成了三对一,空空大师不得已,提出一个条件,“谁能学会四蒂诀,便可代表少林迎战”。听到这个消息,懂事的已经明白了空空方丈的用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打败一家不算什么,难得是打败天下。只要接战,少林百年不得安宁,早晚都会有人找上门来,赢了好说,输了才是真的输了。四蒂诀是少林绝学,相传为慧能祖师从佛教四蒂中演化而来的武道,分别教给四个徒弟,代代相传,在江湖上有了名声,百年无人能敌。这四蒂分别是力蒂、步蒂、刀蒂、剑蒂,修习顺序也是从拳脚身法,再到刀剑。但江湖也有千百年的积蕴,出了许多人物,专门跟佛门四蒂比拼。结果就是少林败了,四蒂分开,只求极致,放弃和合,已经算不了顶层武道。少林因此消沉至今。四蒂分离,并非不堪,只是难登绝顶。但只要四蒂合一,天下无敌。少林寺中,武功最高的当属空空大师,据说四蒂皆成,但他本人佛法精神,不争虚名,无意争斗。方丈之下,排名略有争议,一个是禅心院大弟子了心,也就是跟了青一起赶路的那个孩子,他禅武皆修,而且年纪不大,二十七岁,天资聪颖,慧根深重,是禅心院的预备主持,按照传统,也是预备方丈。另一名就是修武院的二弟子了青,已经将力蒂和步蒂练得炉火纯情,正在寻找趁手的刀剑,好继续练下去。了心和了青是空空大师最小的两个徒弟,却是最聪明进步最快的。他们两个相差两岁,亲如兄弟,夜夜同寝,餐餐同桌,但性格完全不同。了心心似静潭,动若大江;了青心如烈火,动似奔雷。一清秀儒雅,温和如春;一凌厉强盛,潇飒如秋。了青常常找了心比武切磋,了心从不跟人动手,除了了青。了青在修武院已经无敌了,但对于了心他一边不服气,一边又觉得痛快,每次自己新练了招式或者突飞猛进,都会去找了心切磋,无一例外,从没赢过,而且总是觉得差一点,就一点。之后,他会愈发勤奋练功,却仍然越不过那一点。他气急败坏地问道,“师兄,为什么我总是差你一点点?”
“因为我比你年长两岁呀。”了心笑着说道。
“那我岂不是这一辈子都追不上你了?”了青不服气。
“也不是,你比我读的佛经多了,就追上我了。”了心又想劝了青读经。
“我不爱读经,我要练成四蒂,重振少林。”了青发誓道。
“我也希望有那么一天。”了心说道。
“师兄,你练了到几蒂了?”了青问道。
“我已经练成了。”了心双手合十。
“我不信。”了青撇撇嘴。
“那你来试试。”了心笑着邀请。
“下次吧,我再练练。”了青拍拍屁股跑了。
三年后,了青终于练成了四蒂,当时他二十六岁。空空方丈召开少林盛典,由了青对战四蒂传人,只有全胜,他才算学成了四蒂。要知道这四蒂传人,都是只精通一蒂的高手,并在历代传承中,秉持扬弃原则,革故鼎新,练得炉火纯青。一个人可以成为刀枪拳脚样样精通的武学全才,但要是跟专门修习拳脚或者刀剑的大师来比这一方向的武道,那么无论是时间还是经历,都难以企及。当然,得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天生的武学奇才。了青便是少林的武学奇才,四蒂传人无一例外,都是年过半百的长老人物。力蒂传人空山大师,人高马大,金刚怒目,俨然战神天降,黝黑的皮肤下匍匐着刚猛的劲道,拳头上是一层层的老茧,他常年赤脚,纵使三九寒天,也不见冷。寺院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弟子们普遍遵循着不越级战斗的规矩,这是一种尊重。但对了青来说,这是让人眼馋的香饽饽,他早就想找个了心之外的对手了。了青脱掉僧衣僧鞋,挽起裤脚,进了修武场。跟空山大师站一块,了青像个孩童。
“师叔,请赐教。”了青合十问礼。
“来吧,不用留手。”空山合十闭目,他准备用肉体对抗了青的攻击。
了青也不犹豫,蹬步向前,凌空一记飞拳,直击空山面门。后者抬臂出拳,一气呵成。双拳相撞,空山大师退了三步,每一步都在地上踏出深坑,最后一步右脚直接陷入坑中。了青则在空中翻了十几个跟头卸力,落地时已在武场边界处。不等大家呼气,了青疾步俯冲,又是一记凌空飞腿,空山大师身子后仰,出腿接招。两腿相交时似乎暂停了几秒,然后爆炸一般分开,了青又是翻身卸力,落在边界,空山大师则顺势就地打坐,两股深陷。等空空大师宣布了青小胜之后,围观的人才大口呼吸,两次碰撞只用了一个呼吸,很多人还没看明白,战斗就结束了,还是了青赢了。场外有人指点到,空山修行五十年,埋首力蒂,虽然只是接招,但后退便意味着输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