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天阙秘闻(第 3/4 页)
见秦明玉出来解释,众人方才明白,原来此人是他的朋友。
常宫遥闻言,笑道;“明玉你这是哪里的话!有云爵兄相助,我自是求之不得,何来介意之说?只是辛苦云爵兄了。”
马云爵也在一旁拱手道:“云爵不请自来,还望常宫兄勿怪小弟无礼才是,至于小弟需要如何相佐,常宫兄吩咐便是。”
他并没有像秦明玉一样称呼常宫遥为遥兄,因为他知道,他和常宫遥的关系还没到那个地步。
因事确实从急,常宫遥也未在多言客套,笑着对马云爵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既如此,人也都到齐了,咱们便出发吧!从此处到天阙山脉最少也要两个时辰左右,路上咱们边走边聊。”
“不过,此次前去,诸位兄弟一定要多加小心。那天阙山下虽然禅声阵阵,但山上凶猛恶兽极多,龙蟒就藏在其隐龙山内,稍不留神,怕是会有生命之危。”
然而常宫遥虽是如此这般慎重言语,却见众人却并未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他们之中无不是这大祚背景深厚的显贵名门,什么场面没有见过?一座佛山而已,自然不会引起他们太过在意。
只听秦明玉道;“不就是区区一座山嘛,遥兄何以将其说得如此玄乎?”
“诸位兄弟勿要轻视这天阙山,说起来,此山可谓是大有来头,小觑不得。”
见众人并未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常宫遥不得不郑重其辞地说道。
上次自己为了追杀那两个人,可是差点把命都交代在里面了。
“遥兄,您老就别卖关子了,什么来头你且说来听听,也让我等寡闻之人增长些见识不是。”
秦明玉虽然是带有些玩笑的言语,但却勾起了众人的好奇心,又都围了过来。
闻言,常宫遥也没有推辞,虽说是他们自己要求过来帮忙的,但这些人中有些是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兄弟,
有些则是随家中长辈前来为父亲祝寿的,无一不是有身份地位之人,他们之中那个但凡出点事,都是能令这金陵城抖三抖的存在。
更何况现在是非常时期,若是有人出事,怕是会累及楚王府。所以虽然时间匆促,也定然要与他们言明个中情况。
这天阙山又名牛角山,位于金陵南郊一百八十里处,由天阙山、祖堂山、碧罗山、隐龙山,东天幕岭、西天幕岭等诸多大小山组成。因东西双峰对峙形似牛角而得名。
大兴年间,东晋元帝想在都城的宣阳门外建立双阙,以示皇权至尊。丞相王导认为,朝廷政权初创,财力不足,实在不宜建立双阙。一日,他陪元帝乘舆出宣阳门,朝南眺望,见牛首山双峰对峙,景色壮观,
便遥指山峰曰;“此天阙也,岂烦改作。”
元帝明白王导的苦心,听从了他的意见,取消建立双阙的计划,但“天阙山”的美名也因此一直流传了下来。
传言,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五年,高僧辟支曾在此地立地苦修,最后成佛西去,因此留下了辟支佛洞。几百年来,无数人想要去寻找辟支留下来的传承,但无不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
说到此处时,常宫遥停了下来,后面之事,他不想再说,因为此事实在有些耸人听闻。
岂料一旁的马云爵却接过话去,说道;“其实也可以说是找到了辟支佛洞,只是没有人见过里面到底有什么,所以又有人称辟支佛洞为魔窟。”
“为什么,不是都找到佛洞了吗,难道就没人进去过吗?“李谓青问出一句。
马云爵道;“进去过。“
“进去过为何会不知洞内有什么,难不成那些人找到了传承,也飞升成佛了吗?”
李谓青又是不解,同时众人也都眉头微锁,面面相觑。
马云爵继续解释道;“这倒没有,飞升成佛谈何容易?那辟支高僧都不知用了多少时光,受了多少因果,才得以飞升,凡夫俗子又岂能随意得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