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行到水穷处(上下)(第 4/4 页)
做牛莫做南方水牛,
种田莫种围田甘蔗.
水牛吃草累死田头,
种蔗辛苦吃瘪坑爹.
房无遮顶上山割茅,
餐有粥水无人借赊.
一世无糖心甘命抵,
勿要让我想起种蔗!
剥了三次蔗叶,八月中秋前后,甘蔗基本不再长高,到了积攒糖份的时候.终于有两个月歇口气的时候.这时心里也忐忑,因为南方的台风季六月就到了,这时候还没完.被台风吹过的甘蔗,整片整片倒伏,不死也干瘪,产量大减.
一过元旦,糖厂开榨,来装蔗的大船顺河入涌,上边住着一整家人,男女老少,合力忙活.他们以船为家,靠船吃饭,人们都叫他们”蛋家”人,身世飘零,像蛋类那样容易破碎.
将蔗砍倒,削叶丶绑扎,搬运,几个采收程序,最艰难的是把蔗搬离田头,运到涌边,过秤上船.
一捆蔗条上百斤,或舢板丶或单车拉到大基上,手抱肩扛,颠来倒去,管教你精疲力竭.
一根横木搭在沟渠上,人扶着一条竹子而过,有用单车垒蔗捆的,垒了六七八捆,一千多斤重,从田头拉到河上,堪称玩命.下雨天时围田的土质极为细腻,滑溜异常,不小心摔倒的人,活脱脱一个泥猴儿,哭笑不得.这时候最怕起风,寒风飕飕,深入骨髓,水丶汗丶泪交流,不由你不怀疑人生.
然而你却不能躲避,船来了,每户要按亩完成收获量,这是规矩.
月媚记得,才种了一年蔗,李德虎顶不住了,成天唉声叹气.
县民政局出于照顾,分配李万区一个招工名额,因李德虎已成婚,他叫小儿子去.李德虎大为不满,自暴自弃.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终于跟人偷渡,去了澳门.
生活还得继续,月媚把蔗地跟人掉换成水稻田.插秧丶收割可请机器代劳,轻松是轻松,但稻谷更不值钱.第二年秋天连阴雨,收回的稻谷没地晾晒,有一半发了芽.
她也想过找厂打工,有香港人就在镇上开针织厂,多招女工.但进厂要加班,一天十二个小时.女儿这么小,无法长时间离开,只能作罢.
家公李万区看在眼里,把几十年积蓄拿出来,跟村里打个招呼,在河外挖了个装鱼的围塘,让她也有个事情做.亏了他是”老革命”,村里算是照顾他,换别人是没有这种例外的.
想到这里,月媚一声长叹.她坐直身子,告戒道:“阿杰,你说农村这么好,你知道什么呀!”
“那是你身在福中不知福,思想都麻木了.”他抓住她的手,用力一握,慨然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只要你有颗进取的心,就不难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