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夏口境内的资源(第 4/4 页)
但城中百姓不知道的是,刘俨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肥料。
在这个没有化肥的时代,促进农业种植增长,最好的办法,就是给田地增肥。
汉末的长江流域,也还主要种植着冬小麦和夏季水稻。
但因为缺乏有效的施肥,土地贫瘠,加上天灾病虫害,一亩土地的收成,平均只有两石收成。
就拿夏口来说,五千倾土地,每年五谷杂粮收入,总合仅有六十万石。
抛去百姓的口粮,以及上缴的赋税,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粮食,仅有十万石,换算成钱财的话,就是两千万钱的价值。
刘俨今年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让夏口粮食增加十至二十万石。
所以沤肥,就是刘俨为粮食增产做的第一步。
刘俨要做的第二步,就是派人在夏口各个乡里之间,打探矿产资源。
为此,刘俨还利用脑海中的知识,让铁匠制造出了探土的洛阳铲。
当然,刘俨发明洛阳铲,可不是为了成立摸金校尉,而是为了查探夏口境内的土地、矿产资源。
从正月初五开始,一直忙了一个月。
刘俨手中筹集起来的一百二十万钱,全部挥霍一空。
其中二十万钱,用在军队的俸禄训练加餐之上。
剩下的一百万钱,五十万钱用在了盖茅房之上,二十万钱成立了一支处理金汁(fen便)沤肥之上。
剩下三十万钱,由刘俨带领的探查矿埋,队伍之上。
经过一个月的野外探索,刘俨带领的一百士卒,组成的探查队伍,在夏口的东郭乡,找到一座黑油矿,还有一座大型石灰岩矿并伴有大量的粘土。
在乌泉山乡境内的乌泉山山脉与夏水湖边上,探查出一处地底盐矿。
另外在乌泉山大山之中,还有一座处于半废弃的铁矿场和煤炭矿。
这些半废弃的矿场,对于刘俨来说,显然是宝藏之地。
【作者题外话】:新书需要银票,收藏。
拜谢!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