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从死神手中抢人(第 3/4 页)
太史慈他从小就十分严格,就是希望他能够继承家业,光耀太史家的门楣。
故太史亨虽然年轻,却从小养成坚韧的性格,信守承诺,更是太史家的家风。
要知道早年太史慈避祸辽东时期,老母尚在东莱老家,因为经常得到北海相孔融的接济。
太史慈返家之时,正好遇上黄巾叛军围攻北海,太史慈单枪匹马前往救援,就是为了回报孔融救济老母之恩。
几次往来贼军之中,为孔融报信,并引来当时的平原刘备援助,从而解了北海之围。
事后,太史慈携老母亲投奔扬州刺史刘繇帐下,蹉跎多年不被重用。
可即便是在刘繇战败逃跑之后,太史慈也不离不弃,始终忠心耿耿。
直至与孙策相遇,二人一场血战,被孙策义气折服,而效力与帐下。
可惜的是,孙策英年早逝,太史慈最终在建昌都尉任上,足足呆了七年之久,直至病死任上,再无所作为。
“元复,不必客气,今后你我袍泽也。”刘俨摆手一笑,表达了自己对其父子二人的礼敬之意。
太史慈的建昌都尉是孙策封的,而太史亨如今身上并没有官职,只是作为太史慈的亲卫,跟在太史慈身旁学习战阵统兵之道。
“承蒙明公厚恩,某必当誓死相报。”太史亨躬身一拜,表面了他的态度与立场,虽然太史亨没有喊刘俨主公。
但在他的心中,却依旧把刘俨认作了主公,之所以没有喊主公,自是因为他在等待父亲脱离危险的那一刻。
不久,甘宁率军平定城中战事,与徐庶赶到城门哨所。
“主公,俘虏一千五百敌军,如何处置?”徐庶请示道。
“元复,你怎么看?”刘俨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看向太史亨。
太史亨稍作沉吟,开口说:”“于公来说,明公对败军俘虏如何处置都不为过,于私某与这些士卒曾为袍泽,自是希望明公可以从轻处置。”
“那这批士卒,就交由元复处置,去留皆由你定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