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招揽贤才为用(第 2/4 页)
“原来是机伯兄举荐,感激不尽。”回到船舱之上,隗禧方才得知,今日的会面,并不是意外。
而是因为伊籍举荐,刘俨特意赶到南漳寻访自己的。
面对刘俨的礼遇,伊籍的举荐,这对于落魄的隗禧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这份礼遇自是让他感动莫名。
“主公大恩,仆愿效犬马之劳。”隗禧倒不是不慕名利,只是他出身寒门,为了躲避战乱才来到荆州。
苦学多年,学识渊博,但却因为出身问题,在荆州这块地方,终究不被重视。
四十多岁的他,家人也在逃难之中遇难,他也只能坚强而又孤独的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但好在此人人穷志不短,一直秉持忠贞节操。
何涛的父亲何邕,原本是想聘请隗禧,作为何家的先生,教导后人学习的。
但隗禧认为何家臭名昭著,门风品行不行,宁愿人冻挨饿,也不愿意接受何家提出一个月,给他一千铢钱的束脩费。
也正是隗禧的几番推辞,才惹怒了何涛,多次找隗禧麻烦,目的就是逼他低头,当真是杀人诛心。
刘俨刚才之所以没有杀何涛,而是因为他知道,杀何涛一个纨绔子弟无济于事,除非把何家连根拔除。
但现在的他却做不到这点,毕竟南漳是南郡治下的县城,要是在江夏的话,他绝对会毫不犹豫,让丁奉和甘述把这样地方恶霸人道毁灭。
船舱之内,刘俨、隗禧、伊籍三人秉烛夜谈,从地方的吏治,谈到大汉的律法,官制,天下的大势,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主公提到的义学,是天下大治的根本啊,万民若懂法知法,那么就会尊法,守法。”
“禧不才,愿举荐一人,担任义学山长,还请主公准允。”
虽然聊了一个晚上,但隗禧却精神抖擞,相反年纪大了的伊籍,不知不觉已经靠着船舱睡着了。
“子牙所举荐之人,必然是大才,吾岂有拒绝之理?”刘俨欣然点头。
“承蒙主公信任,禧之幸也。”隗禧没有想到,刘俨听到自己举荐的人,刘俨问都不问,便欣然接受,这份信任,自是让他感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