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耕种乃立足之本(第 2/4 页)
“大人莫非有办法防范蝗虫?”站在刘俨身边的老翁,见刘俨神闲气定,不由有些期待的问道。
“不错,我向乡亲们保证,今年夏秋蝗虫要是敢来我们夏口,我定叫他有来无回。”
刘俨这番话一出,百姓们无不是既惊喜,又好奇。
“要是能够治理蝗虫,老朽定要号召乡民,为大人设立长生祠。”
老翁的话一出,立马赢得众人的一阵拥护。
“乡亲们放心,我不但有治理蝗虫的办法,还能够提产田亩产量。”
“今年这一亩地,我会亲自耕种,诸位乡亲们可以亲眼观看,我敢保证,这一亩地的水稻产量,要是低于五石收成,我刘俨引咎辞职。”
刘俨这一番大话,更是引来一阵骚乱。
“亩产五石粮食?这刘县令怕是痴人说梦吧?”
“可不是嘛,最好的收成年月,一亩上田,也没有达到四石呢。”
人群之中的百姓,一时议论纷纷,显然都认为刘俨在说大话。
“乡亲们,乡亲们,那今天我就向大家做个约定。”
刘俨站到高处,扬声喊道:“如果今年我这一亩地,收成低于五石粮食,今年天赋少收一成。”
“反之,来年大家就要合理跟着我,科学耕种,大家说好不好?”
“好!好!好!”围观的数千百姓,想想这个约定,不管怎么样,他们都不吃亏,自是纷纷叫好。
春耕祭祀,是激励耕种。
亲自下田劳作,则是为了实验新农具,是否更好用。
很显然,曲辕犁,犁耙、滚耙还耒耜等农具效果很好。
不过,这些新农具,暂时只能装备屯田所。
老百姓要想使用,只能去铁匠铺花钱购买,即便没钱也可以赊欠,等秋收之后再还账。
只需要向县丞署,出具文书,签字画押即可。
忙完春耕之事,刘俨带着大乔来到夏口水寨视察。
夏口水寨在江夏山的东麓,从城中出发,翻过江夏山就到了。
山路不好走,所以从南麓的东门出发,路程有差不多十里路程。
不过,刘俨已经在琢磨,来年在江夏山,开一条山路,直通水寨,相互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拉进到三里。
江夏山上现在也修建了一个烽火台,也叫望江亭,一旦有战事发生,烽火台就会点燃。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