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5章 收获大豆新品种(第 3/4 页)
【品种:陈豆1号】
【产量:亩产260斤】
【特性:具有超级脲酶微生物共生和根瘤菌共生双重特性,根茎得到强化,扎地更深,具有耐干旱、营养物质丰富特性】
【待开发:新一代产量还可提升20%,生长周期缩短15%】
【弱点:仍然具有普通大豆对土壤要求高,耐盐碱性差】
陈诚点了点头。
看来这次能获得新品种是因为与其共生的超级脲酶微生物促进了它根茎的进化发展,获得了这一遗传特性。
也就是说,即便这批秋大豆的后代,不额外添加超级脲酶微生物,也具有了抗干旱和营养物质丰富的特性。
但从目前来看,这个新品种仍然有很多弱点,而且产量和生长周期还能进一步提升。
这就是他下一步的改良目标。
看着3d虚拟的‘陈豆1号’大豆苗被投影到陈列墙上,陈诚不仅一声唏嘘。
没想到短短一个月,他竟然实验出了四个新产品。
虽然这在农业技术研究史上来说都算是绝对的奇迹,但陈诚仍然觉得不足为傲。
全国3亿农民,要耕种18亿亩耕地,喂饱12亿张嗷嗷待哺的嘴巴。何其困难?
区区四个新品种,并不足以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也不足以让全国人民衣食无忧。
粮食并不是每天端在碗里的那一团米,而是春种秋收,跟天斗、跟病虫害斗,带着泥土和汗水的收成。
它们的得来从来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陈诚感慨着退出系统,出去吃午饭。
提着几袋饭回来的王凯,一边走路一边用手机刷新闻。
他们新闻发布会的新闻无疑会是最劲爆的,他一刻也不能等。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