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9章 第一代海水稻(求追读,感谢!)(第 2/3 页)
灌浆期是水稻生长最终要的时期,也是关乎水稻产量的非常时期。
陈诚观察到这个实验田的田边有自动出水口和排水口,出水口连接着前面的水池,水池边还有实验人员正在配制肥水营养液。
因为水稻在灌浆期对水量比较敏感,需要不断调整实验田的含水量。
水稻灌浆初期应保持浅水层,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求。灌浆中期,应采取间隙灌溉方法,保持田间湿润。而灌浆后期以干为主,有利于提高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寿命和防止倒伏。
实验田边搭建了一个外延的小台,方便袁老不用下田就能近距离观察水稻的长势。
他把陈诚招到身边,用手轻轻托着一株稻穗,仔细数了数稻粒的数量。
还没开始灌浆的稻穗很小,稻粒稀疏,干瘪瘪的。
“小陈,你看,这是我们第一代海水稻,稻穗小,稻粒只有60-80颗。”
陈诚问:“那岂不是产量会很低?”
因为一般常规水稻,一株稻穗有120-200粒稻谷。
袁老叹气道:“我们找遍了整个沿海的野生水稻,才发现的具有耐盐碱遗传特性的植株,常规培育筛选后,这是与我们超级稻杂交后的第一代海水稻。
可我们发现,杂交过后它们只有部分优良性状互补了,比如体型和耐盐碱性,但始终不能消除野生海水稻的粗糙苦涩口感。”
说完,袁老招人去拿来几颗海水稻的种子。
实验田里水稻才开始灌浆,里面啥都没有,尝不出来味道的。
陈诚剥开水稻种子外壳,把它们放进嘴里仔细咀嚼,一股淡淡的涩味传来,舌尖都能感觉到它像是沙粒一样的粗砺口感。
如果做成米饭,确实不是人能吃得下去的。
在仔细观察了海水稻稻株,又对比了野生海水稻的图片后,陈诚大致明白了目前的状况。
野生海水稻稻株很矮,稻穗很小,甚至成熟的稻穗都不能将稻杆压弯,叶片狭长而窄,看起来就跟野草一样。
而袁老研究了大半辈子,并已经培育得十分优良的超级稻,稻杆粗壮,叶片宽大,稻穗更是硕大,亩产能达到1400斤以上,性状十分优异。
可即便是如此优异的性状,跟选育出来的野生海水稻杂交后,性状依然没能完全赋予给野生海水稻。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