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8章 耐盐碱杂交水稻(第 2/3 页)
他觉得自己要向袁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小陈,咱们就不说虚的了,跟你见面最主要就是向你讨教植物矿物质运转素这个惊人的发现。”
陈诚道:“袁老,讨教不敢当,但我一定知无不言。”
在德高望重的袁老面前,陈诚自然不能跟他有任何保留。
他研发的杂交水稻技术,让华夏人有了人人都能吃饱饭的底气,这是弥天之功,如果自己的研究能帮到袁老,那可是莫大的荣耀。
“小邓,你把咱们的海水稻研究进展跟小陈说一说。”袁老道。
邓兴翻开笔记本,打开杂交海水稻的介绍ppt,然后推到陈诚面前,让他一边看,自己则一边讲解。
海水稻,学术名称叫“耐盐碱水稻”,是一种通过杂交技术实现水稻适应在盐碱地含量高的土壤里存活的水稻品种。
盐碱地,顾名思义就是被盐碱化的徒弟。它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
盐碱地并不是说土壤一定是含氯化钠过多,而是碳酸盐。土壤中碳酸盐积累过多,会造成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称之为盐碱地。
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
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一般的盐碱地水分状况不良,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植物生存环境恶劣,导致优势性状被压制。
比如一个人,摄入营养物质太少,除了满足生存的生理需要,就没有更多营养被用于长高和长胖。
植物也是一样,营养摄入不足,就只能拼命发展根茎和枝叶,就不能把更多营养储存在果实种子中,这对人来说就如同野草一样没有价值。
而要发挥它们的价值,就是研究如何让盐碱地里的植物能够吸收更多营养,结出更多果实和种子。
袁老他们正在研究的就是能适应盐碱地土壤的水稻品种。
这是袁老继他“超级水稻”杂交水稻技术获得圆满成功后的一个全新尝试,还处于主要技术攻关阶段。
等邓兴说完他们关于耐盐碱水稻的研究进展后,袁老意味深长道:“小陈啊,你能想象咱们国家有15亿亩盐碱地吗?”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