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长筒理论(第 3/4 页)
准确的说是不敢和欧总作妖,毕竟莫老板牵着欧总的小手进门众人都是看到的。
离开了体制的庇护,又有人给高工资,都是30岁往上走的成年人,都知道一个百亿富豪亲自和自己一帮人见面是什么概念,人家要的是真本事!
老油子有老油子的好处,这人情世故那是门清,因此会议一开始,几个人就把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交给了欧燕,注意是工作经历,而不是简历。
一个单位上了30岁的老油子,要么是站队错误被迫离开,要么是有能力被无能的人长期打压郁郁不得志而离开,如果上了30岁,在单位如鱼得水还离开,多半是自己创业,不会来我们公司。
总之不会有善良人。
这也是莫海给欧燕说的原话,他坚信孙建军不可能把得力干将打发到自己这里来。
他莫海想要借省台搞自己的公司,省台何尝不想用莫海钱发展壮大?
这就是半斤对八两,各凭本事。
众人静静的看着欧燕,欧燕不紧不慢的看着薄薄一沓履历,心里面早已乐开花,还是自己男人手段高啊。
只见欧燕翻来覆去的看了这些纸好一会儿,这才轻轻放下材料后,开口道,“嗯,这些履历都很不错,我们海燕娱乐影视制作公司虽然新成立但是公司起点不低,我希望大家在公司能把自己的强项发扬出来,先把自己的强项做到极致。”
“中午和莫总吃饭时候他说过一句话,说现在有个‘木桶理论’,也就是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那块板。我相信大家和我应该都听过这个理论,我也不多说。”
“但莫总却直接否决了这个理论,他说一个公司如果真的什么都要会什么都要有,那就没法干,同样如果公司需要员工这也会那也会,员工还来公司干嘛?找虐啊?”
“所以与其关注木桶的最短那块板子,不如把桶斜过来,无限延长拓宽最长的那块板和那块板周边的板。放到公司那就是公司有个主要的业务,把业务做到极致,做到别人都没办法超越和赶超,别人就得排队给公司送钱。”
“放到个人,个人把自己强项做到极致,那你就是这个领域的大拿、大佬、话事人,这个领域再小,只要还有用的上的地方,别人就绕不开你。”
“因此,这里我传达一下莫总的话,无论什么原因离开原单位,海燕会是你们事业第二春的起点,海燕将给你们提供一个真正展现自我能力的舞台,每个人都会达到你们事业前所未有的高度。”
“你们是一个团队,节目的框架莫总已经说得很明白,节目本子的任务你们内部自己商量各自负责什么板块,我和莫总相信你们的专业,所以我和莫总只会用观众的角度来看你们的本子,提出建议和意见,而不会干预你们的创作。祝大家顺利拿到10万奖金,散会!”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