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往事(第 2/3 页)
南下!这是文嫂小舅舅给出最明智的选择。
南下的火车突突冒着黑烟,丫头妮儿和文嫂是被李松海的工友给塞进货柜,货柜车厢没有顶棚,凛冽的寒风能把人冻死。
文嫂母女紧紧抱在一起,老鼠在她们身上爬过,伸长了鼻子探寻些温度。
日本人掌控下的铁路,没办法按照偷渡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新京的郊外就是她们的目的地,也是永远没有办法提及的地方。
文嫂的神色黯然,丫头妮儿则紧紧攥紧母亲的衣袖。
跳过去的故事,都是不能言语的故事,我那个时候不懂,只是新奇新京的皇宫是不是比北平更漂亮,更有气魄。
无法言语的故事就是不能触及的伤痛,看客都选择沉默,不去寻根问底。
过了新京,南下之路都是念着菩萨保佑过来的。
慈悲的菩萨真的保佑她们到达了沈阳,从沈阳去大连再乘船能尽快回到山东,这是最近的路,可惜车站上迎面一脚,把文嫂差点踢死,脚的主人是冷冷的兵,日本兵。
他们叽里呱啦的叫着,她们听不懂,只想赶紧躲开,也许是他们的脏污没有办法入眼,她们母女逃过一劫,应该更准确地说是文嫂逃过一劫。
文嫂知道人生地不熟的很难再混进货车的车厢内,把仅有的钱买了车票,远离日本人,这是她逃亡路上的唯一愿望,她们选择了进京的火车。
举目无亲、弹尽粮绝的母女终于见到了救星,江婉儿的善的让她们有了容身之所,也让文嫂有了誓死相随的心,是知恩图报还是回家无门,只有在岁月的征程中去验证。
我伏在母亲的臂弯出听的出神,母亲却摆手说:“别说了,国之沦丧皆为弱,泱泱华夏子民齐心协力,终有一日会让倭寇血帐血偿。”
故事就这一半,话题转开了,也就没有再继续。
上海的建筑没有京城的古典大气,毕竟不是一个年代的产物,但不影响我对新生事物的新奇感觉,晦涩难懂的语言更是让我侧耳猜测。
江南,原来这就是江南,柔声的女子能酥麻到颤栗,款款的绰约能摇出万千的柔情,我醉了,也爱上了这里。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