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591:端昇老祖(第 2/4 页)
哦吼,这下子,热闹可大了!
在现场的人心里,不由自主的浮现了这句话。
谁,谁这么倒油点火啊?
只见正一道门的鸾钧仙君缓步而出,慢慢踱步走下了丹樨台阶,来到了涵虚宫的广场之上。
显世仙君在半空之中看见,高悬的心这才缓缓落下,“哈哈哈,感谢鸾钧道友啊,哈哈哈哈哈,今日之事,我赵某人记在心里了。”
但鸾钧仙君并没有回应显世仙君,他的目光一直锁定在参商仙君楚藏言的身上。
昆仑参商仙君直接对上了正一道门的鸾钧仙君!
这,这是能拿出去说上半辈子的热闹了吧!
当初因为竖一碑传承之事,两大宗门都保持了缄默,虽然有坊间传言,说参商仙君楚藏言在晋级了化神之后,曾经去找鸾钧仙君任行易约战了一次,而且大获全胜。
但这个说法,也只是在小范围内流传。
无论是正一还是昆仑,都没有承认这个消息的真假。但参商仙君跟鸾钧仙君不合这件事,却是真的。
基本上,他们两个从未在私下的场合碰头。
就算有些需要化神仙君们亮相的场合,两个人也是隔开老远,不会主动交谈。
但大家都没想到过,参商仙君和鸾钧仙君,会在有生之年,当着众多掌门的面,直接这样对上。
这,这是表示,正一要挑战昆仑了吗?!
这可比一个显世仙君臭无赖一样谩骂昆仑有意思多了。
毕竟天下第一宗门和天下第二的宗门要是打起来,那才是真正的势均力敌啊。
“师弟,你这是干什么?不要胡闹,赶紧回来!”正一道门的掌门立刻喝阻。
众人听到了正一道门的掌门冥钧仙君的话,这才又想道:看来不是正一道门跟昆仑要对上,还是鸾钧仙君自己的意思啊。
可鸾钧仙君没有理会自家掌门,自己的师兄,他依然看着参商仙君楚藏言,“刚刚楚仙君说,要以多欺少,给显世道友一些教训。”
“我觉得这样仗势欺人,甚是不公。所以主动出来,向参商仙君讨教一二。不知,参商仙君可愿意么?”
楚藏言其实一直以为,今天的所有事情,都是事发突然,外加上显世仙君自己发疯,才会这般倒行逆施的没事找事。
可当鸿钧仙君也跳出来的时候,他忽然意识到,今天的事情绝非偶然那么简单。
这背后的事情他还没有想明白,但肯定有人要真的在昆仑搞事,而且是搞大事了。
时间和时机,都不允许他深思熟虑,他只能按照对方的节奏,见招拆招。
“鸿钧道友,你是正一道门的长老,你这是代表正一来跟我昆仑为难么?”楚藏言追问着。
鸿钧仙君的身份,要比显世仙君麻烦的太多了。
整个元炁大陆这么多道门,但最大的两家无非就是昆仑和正一,而他们都是能代表各自门派力量巅峰的化神仙君。
哪怕过去因为竖一碑机缘的缘故,两个人都极为厌恶对方,但还是为了大局考虑,没有正面冲突过。
难道他们怕是打不过对方丢脸吗?
自然不是,他们彼此之间早就看不顺眼了,可一旦他们动手,后面昆仑和正一两个门派之间的关系,就很难维系平和。
尤其是下面小弟子们的立场和关系。
而正一道门和昆仑背后,又牵扯到了天下千千万万的世家、投靠的门派。一旦这种对立形成了规模,整个元炁大陆就会被撕裂开,产生无穷无尽的缠斗和纷争。
这个场景,是两大宗门都不想看到的。
所以这么多年,坊间一直有传言,说正一道门的道统是不正的,毕竟当年天河老祖留下了公开的遗诏——能破解竖一碑继承他道统的人,才是正一真正的掌门人。
也就是说,过了这么多年,历任的正一掌门,也不过都是代掌门而已。
倘若一直没有能撼动竖一碑,继承道统的人出现也就罢了。
天下的修士会认为,天河老祖给世人出了一个难题,他留下来的道统太难解了,是无解之谜。
只能成为上古的神话传说而已。
但偏偏,有个昆仑的修士,就几乎完全破开了竖一碑的秘密,虽然他最后因为被人强行干扰,没能最终彻底收服竖一碑。
但也正因为如此,坊间才会流传出因为正一的私心,为了维护宗门的尊严,故意破坏了参商仙君的机缘这样的话。
虽然没有人真的蠢到把这样的话当着正一道门弟子的面说,可日经年久,总会传到正一的耳朵里。
为了这个说法,正一道门也不知道憋了多久的闷气。
这种事,你没办法解释,因为没有人当你面去提及。
可总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滋味,那是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更何况,身为当事人的鸿钧仙君,并不认为自己是错的。什么叫破坏机缘?!难道这些人宗门的镇派至宝被他人所破的时候,他们能够无动于衷吗?
倘若自己完全没有天赋,没有实力,那他就是想破坏也做不到啊。毕竟,他当初不是对着参悟的参商仙君去做什么手脚,而是同样用神识去联结竖一碑而已。
竖一碑就放在正一道门的大门口处,几万年都没挪过窝,任何人都能来尝试收服。
怎么着,他昆仑楚藏言能去尝试,自己身为正一道门的弟子,反而要被人诟病了不成
?!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当然,也有人会质疑说,既然早都在大门口了,那你作为正一道门的嫡系弟子,早不去试,晚不去试,为啥偏偏等人家触碰了机缘,才去争夺。这不是抢又是什么?
说起这个,那鸿钧仙君更是一肚子冤枉委屈。
竖一碑是正一道门的镇宗之宝,正一弟子无分内外门,都以收服竖一碑为己任。
倘若旁人来正一参观游学,还分个时间机缘。
那正一的弟子可是从小到大,经年累月的在各种尝试去破解竖一碑的办法。他们对正一碑的感应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比如大部人都只能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感应到的几率更大,而少部分可以第二次感应的人,但往往都在一个突破期。
然而能第三次感应到竖一碑的,几乎没有。
有了这样的积累,那么正一道门没有说的是,很多正一的弟子,从入门那一天就被告知,不要随意尝试去感悟破解竖一碑,那样反而是浪费机缘。
长老们建议弟子们在炼气大圆满或者筑基大圆满的时候,才第一次去尝试。这个时候,他们多半都会得到一些模糊的感应,成功的概率极高。
而且竖一碑的这些感应一旦被弟子破解吸收了之后,后面突破大境界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这种技巧和秘闻,正一道门是不会对外宣扬的,反而磊落大方的任凭其他修士随意去尝试。
那么最为关键的第二次感应的时机,则由很多弟子自行把握,因为能感应到的人不多,不如随便尝试。大部分人,会找一个自己觉得瓶颈的时候去尝试,万一成功了,也算是再次突破的机缘。
只有少部分精英弟子,且极具恒心大毅力的人,才会到自己下一次大境界突破的时候去开启这个尝试的机会。
一般来说就是,金丹大圆满突破到元婴期的那个阶段。毕竟,元婴大圆满后的突破,是虚无缥缈,万中无一的几率。
但鸾钧仙君任行易是正一年轻一代弟子中,极为有恒心毅力的人。他能一直忍住,忍到自己元婴大圆满的境界后。
原本任行易在那几日就隐约有了心潮澎湃的感悟,觉得是时机去叩察竖一碑,看能否让自己摘取这十万年的大机缘。
当初正一负责接待的执事弟子则好心告知任行易,在那几日已经安排了其他宗门弟子的游学交流,估计正门口会人来人往,不好单独设一个结界。
任行易听闻,就觉得缓两天再说,反正竖一碑在那里,又不会跑掉。
然后就出事了。
昆仑来游学交流的楚藏言,误打误撞的唤醒了竖一碑,甚至让它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白色荧光。
见此情状,任行易也没有想那么多,直接以神识探入了竖一碑……
后面的事情,就是大家传言那样,他们都在这次的顿悟中,获得了天大的机缘,甚至双双突破了化神的境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