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 4/4 页)
刘明湘又听到哥哥随口吟诗,眼露喜色,还没等她开口夸赞,前方屋子内便传来了苍劲有力的声音:“好!好!好诗!”
随后,走出一位白须白发的老者,夸赞完诗后,一边走一边笑骂道:“臭小子,以前在私塾时,怎么不知你有这般文采?现在你小子反而开了窍了!”
刘明轩见老者身高突出,上身长,下身短,肩膀有些往前探,额头饱满突出,浑身散发和蔼又儒雅的气质,这形象一看就是和“孔子”一样的大文学“圣人”啊!
刘明轩瞬间就肃然起敬了起来。
不过这时的孔…啊不!是卫夫子,他的眉宇间有一丝疲惫之意,感觉似是强打起精气神来。
刘明轩听到卫夫子的话后,尴尬的拱手道:先生好!我只是最近闲来无事多看了几本书而已。”
“你谦虚了,明轩,”卫夫子又接着道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种心境,意境,和如此应时应景,岂是多读几本书能写出来的?”
卫夫子赶忙又开口:“老黄,赶紧去取来纸笔,我现在便抄录下来,回头裱在这长廊之中,轩儿,稍后留个字可好?”
刘明轩一脸尴尬,暗自想到,常建老先生,您应该不会介意吧?随即,刘明轩开口道:“恭敬不如从命,学生平日作诗都习惯用“笔名”,不知可以不?”
卫夫子疑惑:“何谓笔名?”
刘明轩解释道:“就是作诗词时,给自己另起的字号,用来注明诗词出处。”
卫夫子听完后,精神一振,然后嘀咕道:“笔名,妙啊!”
随即看向刘明轩:“老夫佩服刘公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心境!”
刘明轩尴尬的赶紧拱手:“先生,您言重了,晚辈愧不敢当!”
刘明轩此时突然想起自己干嘛来了,不是跟老人家吹牛来了,被卫夫子一打岔,差点忘记了,
刘明轩再次拱手道:“先生,晚辈听说您感了风寒,家父特意让我给您带了……呃?……
刘明轩此时一脸尴尬,然后用脚尖踢了踢旁边六子,小声的道:“带的什么来着?”
六子见状,赶紧小声回复道:“姜汁燕窝……”
刘明轩:“咳咳!……给您带了姜汁燕窝,望先生早日康复!”
卫夫子:………
刘明湘:………
卫夫子和蔼的微笑开口:“多谢,刘大人有心了,我身体无碍,明轩你今日能开,老夫的病已经好了大半了!
老夫还听说你随口给湘儿作了一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其中蕴意劝诫少年珍惜宝贵时间,真是妙笔生辉!
至于还有两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让我感触颇深,朗朗上口,可是不知这“蓬蒿人”是哪里人士?老夫查阅了许多典籍并未找到其相关信息,轩儿可否为我指点一二?”
刘明湘这时满眼的小星星,也等着刘明轩解答。
刘明轩尴尬的挥了挥手,然后道:“先生,莫要折煞了学生,谈不上指点,这蓬和蒿,是学生之前去过的一个偏远村庄,村子里的老人教我识过的一种野生杂草,所以知道的人很少!”
卫夫子闻言恍然大悟,眼前一亮,激动道:“妙啊!野生杂草!将其比作平庸之人,胸无大志之辈!
我辈岂是蓬蒿人!我们这一代人岂能那平庸之人!好气魄!好志向!老夫受教了!”说着对刘明轩拱了拱手。
刘明轩赶紧伸手制止,“先生谬赞了,学生惭愧!”
“明轩,你有如此才华,老夫高兴啊!非常高兴!哈哈,请屋内上坐,快请进!”说着卫夫子便在前方引路。
刘明湘一脸迷妹的表情道:“哥,你真厉害!懂得真多!能出口成章,还才貌双全,未来嫂子何等优秀才能配的上你?”
刘明轩谦虚的开口道:“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刘明湘:………
六子:………
这时屋中传来卫夫子兴奋的呼声:“明轩,老夫这里有自己作的几首诗,你帮我点评一下如何?”
刘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