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济原态势(第 2/3 页)
自从白虎关被并州军占据之后,济原府驻扎的凉州军就失去了整个战局的主动权。
作为济原府守备军的统帅,李仕林将在外驻扎的所有守备营全部调回济原府城防守,防止并州军乘势对济原城进行袭击。
在随后的时间里,济原城聚集了十个营的守备军,除去之前拥有的八个营守备军和直属军之外,白虎关被并州军偷袭后,白虎关的守备军溃败后,逃回济原城有三四千人的残兵。
这些残兵回到济原府后,李仕林对他们进行了整编,在这些残兵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新兵,整编成两个守备营。
不过对于白虎关的丢失,李仕林并没有放过白虎关守备军的那些军官,在对这些残兵进行整编的同时,白虎关守备军中校尉以上的军官全部执行军法斩首。
并且下令将这十几颗血淋淋的人头摆放在济原府守备军的军营大门前,警示着进出军营的每一个守备军士兵。
并州军自从奇袭成功白虎关之后,一直按兵不动,一方面是李仕林反应很快,行动迅速,及时撤回了所有在外驻扎的守备军,让并州军没有攻击的机会。
另外一方面,并州军也需要时间等待后续的队伍,这段时间,又有六个营的并州军通过白虎关源源不断地踏上了济原府的土地。
如此一来,进攻济原府的并州军达到了三万五千多人,统领这支队伍的正是宁王手下的得力干将刘文广,年仅四十多岁,却擅长奇谋,这次更是一手主导了奇袭白虎关,并一战攻成。
刘文广夺取白虎关之后,将大军分做两部分,留下四个营驻扎在白虎关内,这个人数已经达到了白虎关能容纳的最大兵力。
显然是想要将白虎关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白虎关在手,济原府的战局无论如何都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而他自己更是亲自坐镇在白虎关内。
并州军另外的七个营,兵分两路,一南一北,相隔三十里的距离,开始稳步向西推进,他们推进的方向正是济原城。
两路大军每天按照五十里的速度,缓慢前行,南北呼应,虽然他们早已经得知李仕林将全部驻守在外的守备军都抽调回了济原城驻防,但是为了稳妥起见,刘文广还是告诫两支队伍的领军副将谨慎从事,严禁他们急功冒进。
沉寂了多日的济原府城,突然城门大开,一队队守备军的队伍离开济原府,朝着西南面的凉州城而去。
离开的队伍有三个营,其中还有一个骑兵大队,护卫在步兵队伍的周围,这三个营的队伍走的十分匆忙,离开济原城之后,就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一路急行向西而去。
并州军统帅刘文广很快就得到了济原城守备军兵力调动的消息,从表面上看李仕林在济原府危在旦夕的紧要关头还抽调队伍离开济原府,非常不合常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