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做绢花(第 3/4 页)
晨起,天刚蒙蒙亮,村子里便开始传来此起彼伏公鸡打鸣的声音,勤快的农人三三两两扛着锄头,又开始了劳作的一天。
果儿也开始了她自己的工作,面前的小炕桌上堆放着摊开的碎布头,彩色丝线,还有一包小圆珠子,摆放了满满一桌。
她仔细翻看了这些碎布头,都是些上等的好料子,其中不乏色泽柔和,面料通透的绢、纱布料,这些都很适合做绢花用。
那天她们在锦绣坊也听到了绢花的价格,高档的绢花一只的价钱,都够得上他们这样的农户一年的花用了。
前世她在现代的刺绣坊工作了整整十年,除了设计传统服装,也经常做一些手工艺品,像这种绢花虽然没做过几回,但是一点都不陌生。
只要在设计上多下点功夫,一定能卖出个好价钱,这可比卖花样子挣钱多了。最后剩下的一堆布头,果儿打算再做几个荷包,只要样式别致,应该也能卖出去。
总之,她手里的所有材料尽量一样都不要浪费了才是。
想到这里,果儿搓了搓手给自己鼓鼓劲,开始埋头干活。
时间溜得很快,庄稼地里眼看麦子快要成熟了,哪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天公不作美,这日晨起,人们下地前还是朝霞满天,中午太阳便躲进厚厚的云层里,到了下午,一场雨便淅淅沥沥下起来。
这一下便没个消停,中间好不容易停了,不消半天又淅淅沥沥下起来。
姚老爹跟村里大多数人一样,操心着地里待收的庄稼,急得在屋子里呆不住,满面愁容地蹲在屋檐底下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看雨。
这场雨断断续续竟下了七八天,就在庄稼人快要愁死的时候,天终于放晴了。
太阳出来后重新变得火辣起来,结结实实晒了几天,眼看田里的麦穗又高高昂起了头,多日来弥漫在老农们脸上的愁容烟消云散,家家户户开始忙活着准备好农具,收粮食的木板车,袋子,就等着收割了。
“不急,看着日头晒得高,后面估计都是晴天,再晒上两日,等庄稼彻底干透了就好。”
一家子吃完饭,姚老爹嘴里吧嗒着旱烟袋,跟几个儿子商量秋收的事。
包氏走过来跟着何氏收拾桌上的碗筷,看了一眼自己丈夫,姚三柱咳嗽了一声,对姚老爹说道:“爹,那既然秋收还得两天,那明儿个果儿跟她娘想去趟城里把花样子卖了。正好再给家里添点米、面粮食回来。
这秋收可是个下大力气的苦活计,大家伙肚子里多点油水也有劲儿干活不是?”
“是啊爹,娘,果儿这阵子又攒了好些花样子呢,等卖了钱咱多买几斤粮食回来,吃饱了饭才有力气下地干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