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弦歌雅意(第 3/4 页)
袁叶离被公主的直白用词吓到了:偷运……不过想想也是,只要还在齐国,这件事就很难善了了。康乐公主如今一副想要逃避的模样,倒是有可能瞒过了皇帝,但这世上,最难以放下自己心思的,就是陌生人。
何况那是一国之君,齐国之主。
袁叶离忽然想起一件事,当初康乐公主来寻她,是为了皇兄;可这次一来,却是为了她自己。她很自私,可是这种自私却是袁叶离能够理解的。她皱眉:到底是什么,比人命更珍贵?
她静静地说:“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康乐公主失败,面对她的不是废为庶人就是死。
康乐公主点头:“所以我庆幸,凌真将军已经走了。”
她起身,在旁取出一份卷轴:“最勇猛的将士都在边疆对抗宏国,单论整座皇城,我敢说,有能力与胆魄对抗凌真将军的,不过是皇兄一人罢了。看一百本兵书,也比不上在战场上看一日,但同样地,如果一本兵书也没看过,悟性也不够强,那在边疆也是白呆。”
袁叶离点头,忽然想起一件事:“那染晴呢?”
当初在皇宫里,染晴简单三言两语,就道出了后宫局势,几乎不需要思考,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这一世也一样,能让公主刮目相看的人,不会单单因为她足够可怜。一般而言,越是聪慧的人,就越是无情。
“染晴,”康乐公主笑了一笑:“放眼整个齐国,有像她那样才能的人,千个或许没有,一百应该能凑齐。”
袁叶离没有反驳。
康乐公主摊开卷轴:“但我见到的,没有因为家境贫寒而死去,不曾被生活压迫得抬不起头,而且一人之力到了京城,至今还能保持理智不发疯的,只有一个染晴。”
她的意思,显而易见。
其实人这么多,你一定能找到与你想象的人。可有同样的才能,并不一定有同样的命,所以最后能活下来的,也就一个染晴而已。如果她没来京城,而是留在乡镇,说不定不久就会投井而亡,或者随意嫁给了谁,根本不会见到康乐公主。
而现在,染晴也已经快要死了。或许还能苟延残喘的活着,但那对她来说,与死无异。
这就是康乐公主要救人的原因?或许未必。
康乐公主知道,那是蛊。她明白,像是染晴那样的聪明人,必然不会死守一个主子。更别提这么久过去了,她居然一句话都没说,一点声息都没露。这是个冷心冷情的姑娘,而在亲生父亲死在眼前救不回以后,她心里哪里能剩的下一丝柔情。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