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两国邦交(第 2/3 页)
若是凌真将军如此,或许当真能成为当代唯一一名,能够善终的将军。
袁叶离皱眉,如今她是想不起来,凌真将军当初因何而亡了。或许……当真是善终吧。
她却听得陛下道:“要让使者失望了。将军已回到边疆,未能参与此次的宴席。”
凌真将军没有来。
这也没什么,他毕竟不是文臣,而是武将。袁叶离就不往下听了,只是看着桌上的流水席,看得太多,她已经觉得单单是看看就饱了。齐国向来是鱼米之乡,京城富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厚重的纱帘至屋梁上倾垂下来,垂坠着一颗颗的珍珠,手工唯有宫中的织女才有,而织女有才华者不多,这些工艺才真正是价值连城。桌布华丽却又不显得堆砌,与帘对比竟然是相得益彰,大胆的花纹设计显得有些粗糙,却是瑕不掩瑜。
茶碟看起来素雅,但却雕刻出一条条相等的纹路,摸上去触手生凉而润,就如同珍珠的道理一样,要找珍珠很容易,找一颗颗同等大的才难,这些圆纹的间隔与线条,乃是同样粗细与间距,工匠能精炼至此,已算难能可贵。
工匠之中,匠心独运者少,然工艺精巧却多,因此大多数用具,都是看其手艺是否精深。袁叶离已经看得要无物可看了,她从屋梁看到地砖,如今简直觉得生无可恋。
可就在这时,前席上的对话,却已经换到了另一件事上了。
外邦使者汉语流利,并不至于让他们听不懂。袁叶离听见他说:“两国邦交与贸易来往,实在为两国之人带来了不少好处。”这位使者微微一笑,“只是齐国陛下,不知可有意愿深一步交流?”
使者说出这话来,却见那皇帝有一分的大惊失色。随后才勉力遮掩,微笑着道:“使者意下如何?”
皇帝自然是惊诧的,他并不是惊诧于使者的大胆,而是担心他会提出的要求。然而即使如此,面上功夫也是要做足。那使者道:“若是能让两国每十年挑选出一批人才,去他国学习,随后回国,也能将知识普及,那又如何?”
听及此处,袁叶离倒是不觉得震惊了。这件事,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她喜读历史,是以记得这一段。这样的习惯,倒是持续了数十年,只是后来就没有继续。原来是撞上了这样一件事。
皇帝也收敛了一些,他喜道:“使者所言有理,若是如此,只怕就要从长计议了。”
袁叶离一听,却是有些错愕,莫非皇帝是想要拒绝的?
就在此时,一把声音插了进来。
康乐公主扬声道:“皇兄所言甚是。若去异邦,除甄选人才以外,也要教会他们异国语言,的确不能轻易了事。”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