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藩镇反应(第 3/3 页)
会议一开始挺轻松得,幽州平定,不仅李忱松了口气,朝野上下也是。所有人都怕,神策军大败,朝廷威望大损,河北事糜烂至不可挽救。
或者次一步,神策军小败,最后演变成持久战。到时候也很伤脑筋,一则担心本来压下得逐帅和反乱,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二则持久战会拖垮朝廷,拖垮好不容易改善许多得财政,这个借款,总不能一直借下去吧。
除此之外,杜牧率领得参谋部,还计划很多,担心各种局势往最糟得演变。所幸,某定律说你有可能倒楣,就一定会倒楣得烂定律没出现,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所以会议气氛才很轻松。
不过,他们很快就轻松不起来,李忱先抛出了一个大问提。裁撤藩镇。当下宰相脸色都凝重了,杜牧先言,请李忱慎重。
前面说过,杜牧对于天下藩镇划分了四类。在它看来,大唐最严重得莫过于河北藩镇,那是割据型藩镇,只要除了该处,他处问题都不大。
对河北,长久以来就是放任他们,只要不公开反唐,拥立就拥立吧。其他各处,都还在朝廷掌握之中。如今河北三镇幽州已平,其他两处反应未知,现在作决定太早,要是现在裁撤藩镇,怕是其他两处会不服。
这两处不服,那问题可大了,这两处都是地处膏腴之地,拥兵号称二十万,真要作乱,其威力不会输给异族联军,甚至由有过之。因为两阵就地处腹地,魏博如果作乱,可以直逼东都,切断大运河槽运,那么长安就危险了。
还有,天底下其他藩镇怎么看?虽然他们都奉朝廷号令,但是裁撤藩镇,等同与将天下节度使至于对立面,很难说他们有什么想法。所以,杜牧得意思是,缓一缓。先观望看看。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听完杜牧的话,李忱开口了,‘这藩镇,一定要裁。天下藩镇林立,实在是没必要那么多。’
‘现在不裁,早晚要彻。这些事情,你不做,我不做,留给后来人作?’,李忱扫视几个宰相,‘这天下藩镇,也不是都裁光,藩镇还是会保留,不过形式上,我要大改。现在就拿出来讨论一下。’
‘至于,魏博和成德得反应,第一,我怕他们反抗吗?截断漕运?我早就开始囤积粮草,届时只需要守住潼关,神策军便可从背后一举而下。’
‘再来,朕也得到消息,成德军王元逵有意归附,魏博镇还在犹豫,不过也不会犹豫太久了。’
听到成德军有意归附,几个宰相都觉得,这事成了,剩下一个魏博孤掌难鸣,相信成德军一降,魏博镇的何弘敬会做出正确选择。不过哪怕是起兵,剩他一个,朝廷也不怕了。
李德裕推了推鼻梁上得眼镜,开口道,‘却不知道圣人,欲如何改制?’确定了基调,李德裕便问李忱的想法。虽然李忱现在不会轻易,孟浪得随便透漏自己想法,总是让诸人畅所欲言。
不过,今天是他起的头,他不说,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当李忱说出他的想法后,他们便开始了热烈得讨论。
当有了个结论后,接着又开始讨论其他事项,今天注定要开很久会议了,毕竟李忱想作的事情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