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要彻,是他们说了算吗?(第 2/3 页)
他们没有在天下间,那一只军队看过。那怕是打得他们作狗爬,张仲武率领下的幽州军,都没这种程度。
大明俊看像渤海国得军队,脚步都散乱了,保持严整阵形都不容易。不断要军官吆喝,重新整理,不然到了敌前,保证一团乱。他们渤海国得军队,模仿大唐建立,已经是很精良了,不过,此刻军容散乱不说,上至他这个监军,下至普通士卒,都被震撼到不行。
‘没关系的,这只军队只是走得整齐而已。’大明俊这样安慰自己,‘还有,他们阵形也太单薄了,前面长枪加上盾牌,后面就两列而已,这样的阵势,一冲就垮。’
耶澜也是心下忐忑,同时心中庆幸,忐忑这只军队似乎是训练有方,庆幸是,他不用面对,完全一反刚刚那种遗憾。他不像大明俊这样天真,以为阵形单薄就不好。既然是训练有素的军队,那么单薄就一定有原因得。
好在,自己是面对骑兵,虽然那全副武装,越近越让人心寒,不过,他对契丹骑兵还是有信心得。他看向自家前列,兵强马壮。
为了尽快击破唐军队列,他把部族中,最强壮得勇士,配上最好的骏马,加上珍贵得甲胄,排列在前面,希望一举奏功。看着那些重兵器,他又有了信心,论马战,任何人都不是契丹勇士得对手。
两百步,双方同时止步。神策军一方,框当两下,全军停止。不看场面,还以为是仿佛就是一个巨人,说停就停不说,还声响巨大。渤海国和契丹得军队就差多了,不过在将领努力下,还是尽快平息了。
然后,渤海国进攻了。先步军逐步向前,到了约一百五十步左右,一群弩手涌了出来。渤海**对因为模仿大唐,所以战术几乎一样。
大唐一只军队,虽然有分营,不过对敌的时候,会统一调派。中军育千人,抽出两千八百人,五十六队,这是战斗兵。其中有弩手四百人,弓手四百。马军一千,跳荡五百,奇兵五百。
本来唐军弓箭普及率极高。可是弓箭是很花钱得,制作费时不说,平常也要保养。箭矢花费也是不少。到后来,逐渐不再有那么多弓兵,很多人没有弓箭,就是纯步兵了。
其他几军也是一样,大概抽出七成得战斗兵。弓弩手和骑军、跳荡等兵种,比例也差不多等同于中军。最后会聚集起来,中军用旗帜、鼓、角,来指挥。
队列排列方式,则是弩手居前,弓手其次。后面是最精税战锋步兵。其后是马军、跳荡和奇兵。
进攻模式,先弩手距敌一百五十步,射弩箭。接着,换弓手上前,距离六十步,不断射箭。步军继续前进,到了二十步的时候,弓弩手会扔下弓弩,以刀棒和战锋队步兵,一起杀入敌阵。
这个时候,视情况。若是不利,后面跳荡、奇兵和马军都一起上前接应。如果战况顺利,敌军败退。那么接着会有马兵和奇兵。追击溃敌,其他军种驻队不动。
当渤海国动了,契丹人也动了起来。相比步军,马军也是需要估算距离,马匹冲锋,到达高要时间,可又不能太早跑,不然马累了,刚好跑到敌军前面,那么马军简直是上门送菜得。实际如何操作,要看对面马军怎么应对。
当渤海人和契丹人动起来,唐军也动了,距离更近,给渤海和契丹压力更大,仿佛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不过,那怕是压力再大,也得顶上,都靠近了,现在才彻以经晚了。两军统帅咬牙督促士兵进军。
先是步军,当渤海人依照惯例,弩手要击敌时,唐军动了,轰天巨响,晴空霹雳,就见到契丹和渤海两军阵列中,报起火光。
轰天雷?两方统帅,和城楼上观战的周磐,都这样想到。轰天雷,不可怕,唐军有轰天雷,这秘密已经传开了。两军看似轻敌,其实有准备。或者说,自以为准备好了。
根据情爆,以死的马元武得情报,这轰天雷,就是声响大,吓人罢了。只要不被声音吓唬住,就没问题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