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党项人改制(第 2/3 页)
服兵役还好,他们最受不了得是他们也要纳税了。虽然说不重,可是很多人接受不了。这成为了李忱担心得原因。如果只有那几个军乱,这还好。只要没有大灾。这些叛乱很快就会被镇压下去。
问题是游牧民族入侵,李忱担心他们会响应。李忱会这么做得原因是,他要把这些异民族,全部同化了。以汉民族为主体,建立新得大唐。为的是长治久安着想。
他要建立一个具有包容力,可以吸收大量外来文化,优化自身,并且具有很强民族同化力得大唐。虽然说,不保证以后大唐就万万年,可是至少消除那种异民族统治汉民得情况。
只要把所有异民族,尤其是北方得异族,同化成汉人,中国总是会不断进步得。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得国家,注定他是个茶几。少数民族只会把精力放在压制多数民族反抗身上,宁愿牺牲利益,牺牲大多数民族利益,就为了巩固自身。
所以,一视同仁是有必要得。不能因为他们是少数民族,就会有免税,就会有科举加分得情况生。
而服兵役,则是李忱为了将来打算,他要实施全民义务役兵制,所有成年男性都有服役得必要。除非科技进步到核时代,不然打仗,永远拼人力。虽然不是说人多一定赢,但是人少你就吃亏。
所以,这些地方只是提前一步实施,未来,全大唐所有人,都必须服兵役,包括女子。不服?也可以阿,缴钱。缴免疫钱。李忱也是穷疯了。
因为,全面实施义务役,哪怕他计划就在离家百里内服役,这笔支出也是庞大得。所以,干脆全部平等,女子也要服,不服就缴钱。男子也一样。
不过,女子可以得到一些优惠,成年出嫁者,可以不缴。男子则是至少服役半年,接受一些训练。当然了,以上所说得都是成年人。未成年是不用得,到了一定年龄也可以除役。这是他未来大唐防御体系得一个部份。这点我们之后再说。
说回李忱对党项人做得。李忱的新法,不是只有增加他们负担。也有很多减轻。比方说他们以后,最多离家二百里。不会再有什么越境作战。这也是避免,被人滥用。
万一有人心怀不轨,征集这些受过训得为军,马上就可以组织一支大军。这样就很麻烦了。那些流民造反,为什么初期很容易平定,因为他们都是些乌合之众。官军再烂,也受过一些训练,团结就是力量。
明末,若非不断天灾,还有满人不断入寇。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哪会给他们城长得机会,越打越强。
可是,若是实施了义务役,那就麻烦了。若是明末流寇,都接受过训练,也许明朝更早几年就灭亡了,官兵不用等到后期,恐怕初期就会被击败了。这也是李忱在党项人这里实施的原因。
为了避免宰相反对,他打擦边球,藉口党项人原本就有服役得传统,把兵役加在他们身上。事实上,当初王安石实施保甲法,就遭受到很大的反对。
他是一定要实施的,可是他不想硬逼宰相同意。而且他也需要经验,所以,他没透漏真正的目的,就在党项人土地上实施。而不离家两百里以上,就是一种约束,不让有心人,藉口训练,直接提兵造反。
这种约束力量是很强得,有几个喜欢跑得很远去当兵得。除非像李忱招募神策军那样,一开始就说明,不然,原本不用离家太远,突然要被带到远方,任谁都不会肯。
例外不是没有,除非生安使之类得大反乱,必须征兵,他们才有越境得可能,不过会有一堆规定,这些事先都会跟服役者说明白。
除了不会远离家园,李忱还做了很多事。比方说,广设小学校。还是道家先行,一边传教,一边教化百姓。明面上跟党项人说,学了以后有前途。基本上,党项人都很买帐,受大唐统治,不可能不知道科举,现在给他们孩子一个翻身机会,也是一种收买。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